瀏覽單個文章
foxtm
Power Member
 
foxt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苦命IT工人
文章: 586
Smile

引用:
作者Es4241
登月小艇上段的穩定,要比直升機複雜許多.
因為外太空沒有阻力,就像沒有阻尼的系統,振盪振幅會一直存在,不會自己damper掉
所以所有不希望有的自旋運動,必須靠反向的噴氣抵銷
但由於艇體已在旋轉中,要選擇那幾個噴射,噴多少量,都要依據當時艇體旋轉速度調整
因為是慣性旋轉,只有陀螺儀能算出當時角度,再換算成角速度,無法靠人體感受來修正
在調整轉運動的同時,還要考慮線性運動,必須朝向母艇,最終位置與速度都與母艇配合.
這些偵測儀器,計算電腦,操控的作動器,以及被控制的火箭,以現在科技,或許還有機會在登月小艇內塞進去下.
但以當時科技,實在很難想像如何辦到的,光一個耗電量,就難以想像.
想像現在的CPU與真空管之間差距,

阿波羅計畫已經有用到SSI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gr...I.2C_MSI.2C_LSI
另外如果是數位系統的話的確以當時的技術可能力有未逮..
但類比系統就不一定了..數位系統隨然較精準..但不代表類比系統毫無用武之地..
1951年世界第一次播送彩色電視訊號..
當時的類比電路電視能看..現在的數位電路(3D Y/C..10bit A/D.. WEGA ..等)電視一樣也可以看不是吗

其實小弟覺得你有點多慮了..
當時的火箭都可以在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附近了..
ICBM可以維持長射程跟不差的慣導性能..
沒有空氣阻力影響類似衝天炮的登月小艇反而更單純吧?
當然如果噴嘴裝歪撞歪噴歪了只能說登上月球的夠賽
引用:
作者Es4241
舉一個例子,比登月小艇晚5年量產的鳳凰飛彈,它的第一代電子系統掛彈時,就必須由F14給電,而且還有過熱問題.
印象中,NASA似乎沒有大力宣傳過登月小艇內的電腦與控制系統,如果一切是真的,那套系統會是領先當時技術十年以上的東西(SONY walkman是在1979發明,比登月晚10年,而它不過是將錄音機小型化).

鳳凰飛彈的缺失並不會影響其為末端主動導引飛彈的特色..
之前舉例要顯明的是當時的電子電路能力足夠了..
舊 2008-10-02, 04:03 AM #2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oxt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