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我思故我在"這命題可以放在本體論&知識論的脈絡下來看
一方面他處理了知識論基本議題:沒有知識存在 就算有知是存在,我們也沒有辦法辦法去認知
就算我們有辦法去認知知識也無法傳遞
"我思故我在"
至少有一個"我在"這個知識是存在的
所以知識懷疑論就受到反駁
二方面他處理了本體論基本議題:這世界沒有東西存在
依照"我思"論證
至少有一個"我在"是存在(BEING)的
所以本體懷疑論就受到反駁
至於無我
我們先用這個解釋來理解
"諸法無我:意指世間諸法,無論有為、無為,皆是緣起幻有,並無恆常不變、獨立存在之實體或主宰。世尊殷勤囑咐:應於二六時中觀照「無我、無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軀,凡我之物皆是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緒、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見「我」無從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對立,而我執則為一切眾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執,方可覓得真我。唯有了知無我,始能與世界和平共處。"
然後放在本體論的架構來看
本體論不外乎可以得出這數種結論
實在論:所有的東西東存在
觀念論:只有觀念存在
懷疑論:沒有東西存在
所以無論思想是在懷疑論,該好與"我思"論證相矛盾
==================================
那你說這兩個說法是茅盾的
在語意上是沒錯的
問題是你這樣比較很奇怪
本來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思想是以整個脈絡體系呈現的
EX:佛教的惟識宗 狄卡爾系統 康德系統 黑格爾系統
你該做的事情應該是去理解人家一整個想法
而不是拿兩個論證來比較
這樣意義不大
對你沒蝦密幫助
我會建議你讀完一本佛經 OR 看完一本哲學概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