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應該是事件發生時的時空背景有別吧.
以往國人並無現今的生活水平素質,亦無醫療健康的自我意識與訊息流通的技術媒介,更遑論
威權時期能有太多的多元輿論容忍.只要能生活尚且過得去,不斷的累積資產即可.誰也不會在
乎檳榔的致癌物與尼古丁會造成何種影響.
反觀現今民主高漲的台灣社會,基於主權在民的理念,執政者若要在競選中取得權力不得不顧
及人民的觀感.比起較無認識的人民,官僚也只能先作正確觀念的宣導,等人民普遍有了共識後
才能禁止某些既有的文化習俗.在民主的社會中也得遵循民主的遊戲程序政策才能得以順利
落成;當然也可以直接施以強制的公權力------冒著丟掉政權的風險.
假設今日台灣是個從未接觸香菸檳榔的桃花源,而對於是否要發展香菸與檳榔業的許可,我想
就如同外島是否設置博弈等問題會轉而交由公民表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