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lsr
Major Member
 
als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63
引用:
作者Elros
破綻一堆....
現在檢查出含有三聚氰氨的大多數都是粉狀的原物料再從原物料去向來下架並檢驗其生產的成品

所以
破綻1.
現在查到確實含有三聚氰氨的都是粉狀物(奶粉、奶精粉、沖泡飲品...等)
請問粉狀物又不是溶劑他要如何將可能是由三聚氰氨製成包裝容器中的三聚氰氨溶出?

破綻2.
根據農委會日前的檢驗新聞稿(http://www.coa.gov.tw/show_news.php..._20080924192339)
"緊急針對市售鮮乳及酪農戶生乳進行採樣及檢測三聚氰胺工作,除於本(9)月22日公佈第一批檢驗結果確認12家廠商所生產之鮮乳產品均不含三聚氰胺外,今(24)日再度確認另5家廠商之鮮乳產品亦不含三聚氰胺"
不是說包裝容器會溶出三聚氰氨
怎麼農委會的檢測卻是沒有(你要說他因為含量低於2ppm 所以檢測不出 那我也可以接受)
這要怎麼解釋?
是農委會說謊還是機器秀...


其實這還真難開口,其實以現今的化學檢測技術來說,你要檢驗出ppb、ppt 等等當量級的化學殘留物有無問題,當然輕鬆簡單,GC\MS\MS或HPLC\MS\MS上就可以了,這我之前就有講過了

引用:
作者alsr
你現在要很低當然可以,但是相對的測試費用很貴,你要立法總不能因為這次事件所以訂定以後三聚氰胺要到ppb,ppt之類的,這樣成本太高,所以只能訂一個不傷身且相對便宜的標準。

雖然這樣講可能會讓一些人不滿,但是食品有許多測試項目,每個都這樣玩,那請問電器產品的電磁波要不要這樣玩,玩具的重金屬要不要這樣玩...


問題是以檢驗業的考量來說,你很難以這個玩法玩以後的三聚氰胺,畢竟那種儀器有的時候光是熱機就要熱半天來穩定他,若將成本反應到顧客上,我想他們也吃不消。
我之前的看法是以後的標準方法(現在還沒出來)可能用HPLC去硬上,這個時候2.5ppm的極限是合理的,而且也對人体無危害,在FDA的範圍之內。

當然,你要問我整件事合不合理,我只能說,測出三聚氰胺本來就是不正常的事,現在你要嘛就去禁他,你要嘛就找個合理的值去接受他,我也很想說我不吃大陸貨,可是我不知道禁用大陸貨之後,那群商人會如何的調漲價錢"反應成本"我也不清楚,唉,怎麼辦呢.
舊 2008-09-25, 06:30 AM #1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s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