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巾拆成N,為什麼拆成N?因為英文的napkin。
一點是A,兩點是B,三點卻成了中文發音的S(三),四點呢?這回不用發音了(否則跟三就重複了),要聯想到英文的Four。
我自己是用蝦米的,實在很不想拆自己的台,不過這些記憶法則,它的意義,有很多都源自於英文。而我身邊認識的人當中,有很多是對英文懷有「心理恐懼」的,一見到英文字母,智商立即折半,腦筋結成一團(可能令弟還不到這種程度吧?)……你要他用英文的「意義」來作記憶,還不如殺了他來得爽快。
當然,你可以不管它的意義,完全死記死背,不過這樣的話,選哪一種輸入法來背字根,又有什麼差別呢。
|
那些意義一樣是輔助用的
最終的目的就是讓你能輕鬆的把字根背起來
英文只是其中之一,其他還有形、意、音的字根在
即使英文差,其他可以一目瞭然,不難理解,只去死背英文部分的字根,其實也不會太難
把重點弄清楚,就不會見到英文就頭昏,重要的不在知道字根的來源,而是在把字根背起來呀
你說巾是從英文的napkin來的,講真的,我現在才知道
我一直把它認定為是從字型而來的,但錯了又如何,還是一樣背起來啦
當初我弟學的時候,我給他的是官方的字根練習程式
只跟他說你就當在玩遊戲,多打幾次,久了就能夠背起來了
順便也叫他用盲打,盡可能不要去看鍵盤,他玩一周就跑去聊天室聊天
而他國中快等於沒在讀書,之後好像是讀高職夜間部,也是愛讀不讀的
翹課到連有沒有畢業我都不知道
重要的不在英文差不差,而在有沒有那個心去學習
我也有建議讀到碩士的學妹練嘸蝦米,結果她想練輸入法只是說說而已
真叫她去練,過了二周,字根還背不起來,最後也只有隨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