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古董Power以外,另外從朋友那挖來QX9650跟G牌 EP45-DQ6,以及傳說中的「耗電」王卡2900XT,
需要外加一條6+2pin及6pin的供電才能推得動,再加上PCI-E插槽供電最多可以提供給2900XT高達300W的電力。
測試配備:
CPU:Intel Core 2 Quad QX9650
RAM:創見DDR2-800*2 (美光D9顆粒)
主機板:技嘉EP45-DQ6
顯示卡:Ati Radeon HD2900XT 使用催化劑8.8
硬碟:Maxtor IDE 7200rpm*2 @Raid0
光碟機:Pioneer A08
作業系統:Windows XP SP2
測試軟體:3DMark06
上機前的組件合照
上機
X5上機照,前方面板上大大的X鈕在X5啟動之後會發出色光,輕按X可以變色,一共有7種顏色可以選,不喜歡發光也可以切成關閉狀態,二邊的網孔後面是小風扇,負責X5的散熱。
測試方式:先將QX9650上400外頻,來盡量讓2900XT達到預設時脈的最大效能,接著再把2900XT往上超頻,
在3DMark下,看看BoosterX5能否負擔2900XT驚人的電力需求(沒有X5的話總耗電加起來肯定會讓鐵甲武士變成破衣乞丐)
實測抓圖:
1.預設時脈跑3DMark06 1024x768,經過QX9650的加持(CPU-Z的數值會變動,以3DMark顯示為準)
單卡成績達到14992,相當驚人(耗電想必也是),比一般看到的都還要更高,已經是超x者網站用CF測出來的成績了
2.預設時脈跑1920x1200,也跑出近萬分水準
3.用CCC的原廠超頻功能,超頻到GPU822 MEM854 (好像沒多大效果,再超就當) 跑3DMark06 1024x768
4. 超頻到GPU822 MEM854 跑1920x1200
結論:
350W電源+Booster X5拿來跑 QX9650+2900XT+二顆硬碟+一台光碟,可以正常穩定執行。
本次測試中,之所以沒有雙顯卡的部分,一方面是假如再多插一張顯示卡,多出的75W耗電再加上原本的QX9650超頻,
恐怕會超過350W的老電源能夠承受的範圍;另一方面則是現在大部分的使用者還是以單顯示卡為主,本次測試的目標在於證明"即使是小瓦數電源也可以用到鞠躬盡瘁",未來如果有雙顯卡的測試會再補上,到時可能就要用上400W左右的電源。
BoosterX5在本次測試中確實的負擔了2900XT的驚人耗電,並且穩定的跑完3DMark06;假使主電源已經有400W以上,那麼即使是多加一些硬碟,或是其他週邊,配上高階的耗電卡以及四核CPU也不需要擔心電源是否無法負荷,Booster X5的售價在國外網站上查詢大約在90美元左右,換算台幣大約是2700上下,並且具有80Plus以及APFC,並非是有錢人的玩具,相信一般的玩家也能夠負擔得起,無論是想要嘗試多顯示卡,或者是增加更多組件的使用者,都相當適合,把老POWER留著吧。
優點:
1. 具有主動式PFC以及80%以上的轉換效率(官方標示),輸出品質穩定,能夠確實負擔主電源的供電
2. 價位上和一般的450W電源接近(應該),如果原本是用400W的電源,那麼只要再負擔不到3000元的價錢(如果有引進的話),就等於擁有了850W的電源,比直接買850W電源便宜許多,而且不會浪費舊零件
3. 安裝簡單,只要佔用一個光碟槽和一個大4Pin接頭,升級容易
缺點:
1. 不論是全漢或是曜越的顯示卡電源產品,在外接的電源線上都沒有做卡榫的設計,假如真的在開機狀態不小心脫落或是拉到的話(比如說手伸到機殼後面,本來是想拔USB線),後果應該不堪設想,建議可以做一些小小改進。
2. 內附的手冊雖然有中文,但是一些小地方像是前方的」X」鈕可以變燈光並沒有說明,是等到自己去試了才知道(按下去之前怕怕的),說明方面可以再仔細一些。
平常少有貢獻,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