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oninca09
我大致同意你的看法,雖然有些論點不完全相同
關電腦比較實際。除非你電腦就是不關,那閒閒來跑這東西
特別開機買配備去跑,我覺得結果沒看到,資源已經浪費
|
萁實大家都公認,要參與分散式運算,最理想的情況,就是 每一個電腦系統,只要有 {閒置}的運算資源,只要達到一定的門檻,而且又有連線到網路,都能加入協同運算,這種情況只會增加最少的機會成本,或者是外部成本.但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實現的.在經濟學中,理論上假設每一個供應者和消費者都是 [自私的],大家都想對自己有利,而不願增加更多的成本,或者付出更高的價錢,那麼怎麼會有人會 [無私奉獻],或者 [默默耕耘]呢?
社會上就是有人不計成本,不計代價,做他認為應該做的事.在別人看來,他也許很傻.但也就是要有人來付出,來奉獻,這個社會才會更光明,更溫暖.[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大同思想,也就是如此.
有些人有足夠的能力,時間,或者其他資源來贙助或支援分散式運算,也是一種公益的行為.消費一些電力,應該也是他們能力範圍之內.以我學過電子的人來看,發電廠發出的電,如果沒被用掉,也是浪費.例如以核能發電作為基載,在離峰時段,就必須有抽蓄式電廠把湖水抽到上池,
也就是把過剩的電能轉變成位能儲存於上池.如果大家利用閒置的運算資源,就等於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分散式運算,就好像是路人要搭你的便車,當然,你並沒有 [義務]要載他.你有你的選擇權.或者價值觀,道德觀.總之,多元化社會中,凡存在必合理.個人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