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ompt
台北冷 是比高雄冷沒錯
可是台北熱 是不可能比高雄熱的~"~
台北夏日會有午後對流雨 高雄未必會有
論緯度也是如此
台北比高雄熱那是錯覺呀
至於排隊買票 可以電話購票
很多影院也有貴賓區
主要花的時間其實不是買票
而是等開場好嗎
看電影到一半去廁所?
抱歉 我幹不出來
影響別人 又影響自己
而且真照你說 何必搞個那麼大廳
蓋小廳即可
至於垃圾減量是否有效
可以從垃圾焚化爐的使用率看出來
至於被拍
不違規就不會被拍啦
敢出千就要有被抓包的覺悟
另一方面 是不是也是高雄警察不作為的表現呢
也是人民習慣的表現
難怪高捷會那麼多人被罰
沒關係 教會了就好(嘆氣)
|
我能理解在台北生活就是要這樣調適心態
政府即使有不合理的作為
人民再花更多的錢
也只能盡量合理化他的作法
要不然真的怨不完
台北雨多
但不是每天都會下雨(每天下雨你也悶啦)
每一年台北氣溫創新高時
那種悶熱是平原地形遠遠不及的
緯度論有一定的自然定律
但玉山總不會比台北熱吧
可以電話購票
那一堆人擠在售票口是吃飽撐著?
看電影到一半去廁所
誰都不願意在看電影時去上廁所
可是你若真的受不了
男的準備橡皮筋
女的準備木塞
人的生理機能有時你是抓不準的
尤其是出去玩吃吃喝喝之後
沒必要看電影看那麼痛苦吧
ok
我們自身都控制好
並不代表電影院的人都能控制好
當別人電影途中要上廁所時
造成你困擾你總不能不讓他過去吧
總之
似乎沒有什麼人多看電影會有比人少看電影品質還要好的理由
這個問題再討論下去
會變成"人越多越好,這樣才有看電影的感覺

"
垃圾減量是否有效
網路上很多人一直埋怨為何是政府要如此(可能你沒注意到)
畢竟沒有一個縣市是跟著台北市政府的這個政策走
甚至還有人是住在市而工作在縣
然後每天"辛苦"把垃圾帶到工作場所丟棄以節省垃圾袋開銷
這只是網路的冰山一角所提出"他們的作法"
或許很多人這樣作只是沒浮上檯面
這樣焚化爐的使用率應該有成效
警察作不作為
當然我同意你說的不違規就不會被拍
所以重點就在於
在台北很多事情不違規就等於不便利
因為規定就是如此
昨天在北醫前面買麵
沒錯
錯在先∼∼我表弟不小心把摩托車擺在紅線上面被記了一張違規停車
如果要避免
就是乖乖把機車放到正確位置
但可能要停很遠
因為北醫前面滿滿都是摩托車
守法是正確的
但相對的在一個與市政府玩金錢遊戲並且沒有斟酌空間的都市叢林
代價就是不便利or....錢要夠多
我一開始並不是在爭論違不違規
而是在探討在這種都市違規機制下
生活是如此不便利
從你的高捷論聽來
你開始不知覺產生一種"台北人的優越感"的口吻
唉...
說真的很多其他縣市的人都住過台北
好在哪壞在哪心中自有一把尺
會離鄉背井待在那邊就論你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定
不用把高捷違規講得是高雄人天性使然
似乎台北人都不違規(還是違規的都是外來人口?)
果真如此市政府金錢遊戲也甭玩了
捷運的違規規定是為以標定一個新大眾運輸的乾淨風氣所使然
是在營運之前就明訂好的
是呀!不用嘆氣
的確教會了就好!
但依照你的口吻台北人好像都是打從內心認同市政府作法
完全都不用教(這一篇是怎麼產生的?

)
台北市政府的違規規定
是以台北人一直犯的錯來加以制衡而衍生
與其說改善還不如說是向市民變相請款
有的甚至不是錯
是訂出來要跟你玩的
不這樣玩
台北市少了罰款當稅收你想損失多少?
不違規不是天性如此
是
沒有人願意跟荷包過意不去
台灣人就是台灣人
教育全國差不多一樣
你不會有日本人比較自律的習性
剝到內心最深處沒有什麼台北人天生比較守法或高雄人天生比較豪邁的天性
台灣任何一個地區的人搬到台北
也是會順應政府的作法
反觀台北人搬到高雄
慢慢的也是會睜眼看看什麼是台北抓而高雄不抓的
台北人到高雄繼續守台北法?
別假了
警察杯杯沒在盯你啦
過幾個月神經自然就會放鬆
生活不用那麼ㄍ一ㄥ啦
要說你喜歡台北的吃喝玩樂或眾多的都市"優越"特質
這都無可厚非
因為這都是個人喜好不同
但論到規定
只能說接不接受
別說你很喜歡這種市政府處處索錢的生活
因為這樣太濫情
(新加坡人也是很幹∼∼∼但是....新加坡就這麼小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