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Ixtlan(伊斯特蘭)
文章: 14
不知道是不是在某些人的觀點裡,『放羊的孩子』的故事中,真正需要被批判的,其實是那些『不相信放羊的孩子』的村民?

『幽默』與『惡作劇』,似乎比字面上更難分辨。

不過從『放羊的孩子』,離題去談談EQ也不錯。

『EQ』與『阿Q』,在某些層面上,也許只是一線之隔。因為這談的都是個人情緒管理。

如果要我做區分,我會覺得『阿Q』是一種藉著『自我欺騙』來管理自我情緒的手段,而『EQ』則是一種測量『坦誠面對真實』的修養程度的指標。

講白一點,同樣面對的狀況,如果自己是藉著『避重就輕/自我欺騙』來表現出很有修養的樣子,那就是『阿Q』,而不是『高EQ』。

當然,進一步來思考,這兩者似乎沒有什麼誰比較高尚的分別,只是適用的時機不同;
就比如動手術時,要依靠麻醉藥來幫助病患避免疼痛,而不能要求病患依靠自己的意志力來真實地面對疼痛(至於傳說中關公可以一面讀書一面讓華陀開刀,那是神人的境界);又比如有時候『善意的謊言』會比『實話實說』更象徵著人性的光明面。


 
舊 2008-08-25, 05:57 P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  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