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經濟學課本提到的課稅造成社會淨損失
這點我認為是有疑慮的
在2005年英國《經濟學人》依國民收入、健康、失業率、氣候、政治、工作保障、性別平等、自由、家庭和社區生活等指標,選出全球最適合居住國家
前10名中北歐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等紛紛入榜,無論是在自然環境甚至公共建設與社會福利制度上,北歐人比起辛苦勞碌的台灣人,生活品質上的幸福指數都相當高。,在國家整體的經濟表現上,北歐諸國也展現了不容小覷的實力,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佈的2004年
《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冰島高居第5,丹麥、芬蘭及瑞典分別位居7、8、11,具備如此高度發展潛力的經濟體,卻不會因此形成匆忙、急迫且不停加班的工作文化,北歐諸國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國家經濟強盛,卻依舊能保持國家人民高水準的生活品質,北歐人不但享受生活,也享受工作。
北歐國家很少有加班及應酬,更是強調休閒與家庭生活。北歐人平均一周工作37小時,在瑞典,上班族每生育一個小孩,帶薪產假長達十五個月,可以由父母雙方分享,並且在60年代開始就大量設置平價的日間托育中心,讓父母可以安心上班。因此在先進國家中,瑞典女性都因此擁有高勞動參與率與高生育率。除此之外,在瑞典受教育一直到大學都是免費,老年人的津貼與照護制度更是完善,因為瑞典對壯年有收入者課相當重的稅,但也因此讓所有人都安心追求自我的價值,而人生不只是工作賺錢而已。
「度假」是北歐人每年非常重要的活動,年假長達5、6個禮拜,在瑞典工作已經一年多的汪俊羽笑說,「時間一到,整個城市就像空城一樣,大家都去度假了」。受到北歐人生活態度及價值觀的影響,他表示自己受到不小的衝擊,在北歐,他深深體會到什麼叫做「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因為「創意」是北歐人想辦法讓自己生活品質更好的動力,像是芬蘭的無線通訊科技如此發達,就是因為他們幅員廣闊,架設電話纜線顯得耗時、耗力又不夠便利,為了讓所有人都能方便相互聯絡,因此有創造行動電話的Nokia,現在全世界都享受到了這項創意科技,方便了全人類的生活。
高稅率是瑞典社會福利資金的最主要來源。個人最高所得稅率高達75%,公司最高所得稅率達50%,薪支稅40%(美國是13%)。並且,除了所得稅外,各種形式的財富,如房地產、證券股票、存款等,都需要課以財產稅(例如以股票來說,不只有交易稅、綜合所得稅,還有股票稅,正如土地稅、房屋稅一樣,是針對股票財富本身加以課的稅)。一句話,瑞典稅制的主要作用是所得再分配。
當然我不否認零稅率制度下也有超級富裕小國
像是美國旁邊的百慕達群島
百慕達,英語:Bermuda;又稱百慕達群島;舊稱薩默斯島)位於北大西洋,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位於北緯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經64度38分至64度53分,距北美洲約900多公里、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100海里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東南約840海里。最接近的地標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西北約640海里(1,030公里)。百慕達是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海外領地,早於英格蘭殖民《1707年聯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頒佈及英國建立前的一、兩個世紀。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自1945年起將其列為全球16個非自治領地之一。
「百慕達」一般指單一的群島,由約138個島嶼和許多岩礁組成組成,總面積有27.7平方海里(71.7平方公里),稍大於美國的曼哈頓島(紐約市的一部分,面積有22.6平方海里)。其中7個主要島嶼有橋樑和堤道相連,面積有53平方公里,主島百慕達(又稱「大百慕達」)約35平方公里。百慕達的一些島嶼擁有多個名稱(整個群島,連同兩個正式名稱,歷史上曾稱為「La Garza」、「Virgineola」及「魔鬼島」)。雖然地標不多,但地方重名的情況十分普遍;例如,有兩個島嶼名為「長島」,兩個海灣名為「長灣」,而聖喬治鎮位於聖喬治島的聖喬治政區。另外,百慕達的首都──漢密爾頓市,位於主島的Pembroke Parish(並非漢密爾頓區)。
百慕達經濟繁榮,依靠金融業和旅遊業,以「避稅天堂」和「公司天堂」聞名,是世界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當地有暖和的熱帶氣候、風景優美的海灘,更常以粉紅色細沙和藍綠色海洋自詡。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4&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