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Jake2003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12
引用:
作者馬特.
這牽扯到很多問題

我覺得這跟基層棒球的教練有很大關係

還有訓練吧 台灣選手比日韓散漫,而且還練的少,都是輸給別人的關係

很多啦 講不完

還有就是我們選手很喜歡揮大棒,反過來講就是不黏,纏鬥力不佳

你可以發現日韓選手他們跟球都跟的很好,不會硬拉,改巧就巧,該用力的絕不放掉


練的少? 不對 是已經練太多 練到走火入魔了 從小學一直到職棒 不斷的練習

偏偏他們練的方向是把棒球選手訓練成馬拉松選手或者是一些需耐力數值高(尤其是心肺方面的能耐)的運動選手

觀念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第一屆亞洲職棒大賽 民明網 就有撰專文 來說明 國內棒球的觀念已經和世界棒球的觀念可說是完全不一樣....

http://min-mei.org/blog/2005/11/30/64/

這種打擊技術的脫軌並不是偶然的,台灣打者從小就被教育三振的罪惡,認為將球打進場內還有希望成為有價值的出局數,而三振對球隊毫無貢獻。儘管這觀念說明的是一種事實,但為了要追求這個目標,台灣選手往往採取了極端的手段。為了避免被三振,以右打者來說,台灣選手的右手往往扮演著控制球棒的角色,而並沒有將整個身體的力量透過右手壓在球棒上,主要出力的還是左手。

儘管右手為了微調棒頭而減少出力聽起來好像很有效果,但是一方面要減少出力增加擊球準度,然後揮棒速度不夠的問題又要用增加球棒加速的空間來克服,但是又要將球跟到很裡面才出棒,這許多矛盾的事情要同時完成,正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製造出更大的問題。

這種打法配合上late-swing,就可以造成將球打到二壘後面就掉下來的結果,過去這一整個decade都有專業的職棒主播告訴我們這種打法有多麼技巧。當然這種打法一旦沒打到球就無法看出late-swing延後擊球點的效果,在主要出力的左手牽引下,整個揮棒動作看起來就像是「毫無技巧的揮大棒」一般。若是球員會因此受到指責,之後的出棒模式會更朝向極端也是可以理解的。
     
      
舊 2008-08-07, 01:24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ke200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