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eesk1234
我是一個公職退休的無聊人員,我內人是國中老師(一流的傳統的國立政治大學畢業)也已退休,本人對於技職體系學生程度較差的觀念,係因以前都是高中考不上才去考高職、五專(除台北工專外),另我內人常在每年升學期間習慣性提及:『學校程度較差、不喜歡讀書的都去讀高職、五專或學什麼美容美髮科的,程度好的都去參加高中聯考。』故高職生程度自然較差,這是宿命,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一般科技大學素質程度會多好也不可能的,所以科技大學要想改變一般人的觀感,與傳統大學一較高下,只有在研究所方面比較,比例上,其實只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能考上研究所(如台、清、交、政、成、中字輩、台科、北科等校),自然社會上的一般人的觀感也會改變,並且豎起大拇指稱讚的!各位以為然否?
|
補充說明:
當時的五專生(私立的僅明志工專較好)除程度較差外,收費卻是比照大學,程度只有高中生,還自以為是大學生,因為五專學費貴,所以讀五專的平均上一般家境比較好,家境不好都去讀學費比五專便宜的高職,時至今日這些五專全部改制為科技大學,這些科技大學生程度是否有提升,因我周邊親朋好少有讀五專改制科大的,故不得而知,但一般大學卻因錄取率過高而向下沉淪,本人對科大不好印象係延用以前五專的想法,對此本人對有讀科技大學的表示抱歉。不過我還是認為科大或一般大學應予管制不應過度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