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接下來的《Batman Forever》及《Batman & Robin》從編導到演員全數換人,但風格仍延續波頓奠下的歌德基調;大牌演員及同一集****現的歹角數量愈來愈多,導演喬•舒馬克(Joel Schumacher)原來是做服裝設計的,於是主角們與壞蛋們的服裝也愈來愈花俏,但是劇情卻被壓扁踏平到一種不忍卒睹的地步,讓人不禁懷疑:華納高層答應讓這種劇本過關,難道是因為他們認定:只要有人穿著蝙蝠裝在銀幕裡高來高去,觀眾就會認為那是好電影?
在 1997 年的《Batman & Robin》引來如潮惡評之後,高譚市的黑暗俠客在大銀幕上消聲匿跡,匆匆八年。
直到值得紀念的 2005 年。
諾蘭執導的《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在這一年上映,成功地將蝙蝠俠拉出前兩集那種五光十色近乎沒腦的霓虹氛圍當中,不但將高譚市整個改頭換面,也讓布魯斯•韋恩這個在波頓版本中幾乎不去談論的蝙蝠俠真實身份,獲得了應該有的厚度與深度。
在《開戰時刻》的最後,已經預告了若有續集,出場的歹角可能會是蝙蝠俠的頭號大敵──小丑;於是在續集確定開拍、諾蘭找來希斯•萊傑演出此角時,網路上就出現了各式各樣替萊傑化上小丑妝的「想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