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zcym-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6
引用:
作者RogerShih
因為目前看來,支持死刑者多從被害者角度在看待死刑,而不是真正認可死刑的作用。

死刑判決中,最常出現的就是必須與世隔絕的必要,但一般人認定的與世隔絕,卻是從同情被害者的心理,認定該判死刑。

你自己回過頭去看看,眾多反應不是這樣嗎?以牙還牙式的懲罰,不是報復是什麼呢?

一般支持死刑的論點,在於死刑的警告作用,警告有犯罪意圖的人所作所為的後果,但是死刑是否真的有此警告作用?如果是,那麼我所列舉那些更殘酷的刑罰,不是更有這樣的作用?

你能否認,到現在為止,對於死刑,到現在為止還是處在情理法的順序上?如果你是以法理情的順序來思考,首先要考量的絕不是死刑存廢。

老話一句: 對牛彈琴, 緣木求魚. 不信請細讀以下的文章.

*******************************************************
http://phyllischan.blogspot.com/2007/01/4.html
4%的人毫無良知?

花了三天,終於把「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這本一月份才出版的燙手新書讀完。三天前,我正為了老是被白目的人欺負所惱,午夜前跑去水準書局遛達,意外撇見這本躺在狹窄走道邊、書名極為聳動的書(它的附標是「哈佛名醫教你如何看人、怎麼自保」),我讀了一會兒緒論,覺得這個作者挺有幽默感的,於是毫不猶豫地買回家拜讀,因為我很想知道如何一眼識破沒良心的白目者,並且更想知道我該如何遠離強大的「白目磁場」。

作者瑪莎史圖特(Martha Stout)是任教於哈佛醫學院的心理學家,她試圖藉由這本英文原名為「The Sociopath Next Door」的書,探討無所不在、很可能就藏於隔壁民宅的「反社會人格者」。這些傢伙的心理構造和一般人不同,他們沒有良心,沒有內在約束,沒有情感依附,也沒有任何罪惡感或羞恥心。他們因為不受良心譴責,也不受道德或法律的牽制,因此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為了能操控他人,他們往往朝商業、政治、法律、金融等業界發展,企圖獲得更大的權力。

才智過人的反社會人格者,因為沒有良心管束陰謀詭計,所以很可能當上跨國企業的執行長,甚至小國的獨裁者。聰明程度還不至於呼風喚雨的反社會人格者,則變得怨恨世界、嫉妒周遭的人,並且設法阻撓他們取得更大的權力。他們會找一個有利的位置來控制幾個人或幾個小團體,好稍微滿足自己的權力慾。他們可能成為老師、心理醫生、高中教練,或是專打離婚官司的律師,受控制的人越是無助,他們越能毫無節制的操縱、欺負這些人,並因此得到快感。

有暴力傾向的反社會人格者,可以輕鬆的殺掉同事、老闆、前任配偶或是任何惹到他的人。他們可能會被抓起來接受懲罰,內心卻沒有悔意。如果他們有花不完的鈔票,還可以雇用殺手,然後遠在千里之外心滿意足地欣賞自己的傑作。能夠嚇唬他人也是一種權力的展現,這種嗜血的變態堪稱是天生的恐怖份子,而九一一事件的始作俑者賓拉登,理所當然是反社會人格者。

不過對權力完全沒有慾望的反社會人格者也是存在的,他們不想辛苦過日子,假設他們能夠得到親友的接濟,他們可以整天看電視、打電動、鬼混或者睡覺。人們會罵他們是廢物、米蟲,但是沒有良心的他們壓根兒就無動於衷。前幾天新聞剛好提到有一家三兄妹,好手好腳的,畢業後卻成天在家裡玩線上遊戲,幾乎快把家裡的存款吃光。看來那麻不木仁的三兄妹是反社會人格者的機率接近100%。

目前的研究資料認為,25個人裡,就有一個反社會人格者,也就是說「4%的人毫無良知」。根據當前精神病學分類聖經-《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所述,如果一個人擁有下面七個特徵裡的至少三個,那麼他在臨床上就足以讓許多精神病學家懷疑他有「反社會人格疾患」:(一)無法遵守社會規範。(二)欺騙性,操縱性。(三)易衝動,無法事先計畫。(四)易怒,攻擊性。(五)不顧自己或其他人安危。(六)持續地不負責任。(七)在傷害、虐待其他人,或是偷其他人的東西之後不會感到悔恨。以虐貓為樂還上網炫耀的園區工程師,自然也是反社會人格者家族的一份子。

反社會人格者通常善於花言巧語,也很會做表面功夫,有把人迷得團團轉的能力,也具備某種光芒或是領導魅力。他們對刺激的需求比常人大,常會冒社交、身體、財務或是法律方面的險,他們也很擅長說謊騙人或是利用朋友,最厲害的是,他們很會裝可憐。「在判斷什麼人可以信任的時候,請牢牢記住,」作者在書裡強調:「一直表現出傷害他人或是不良行為,卻又經常裝可憐、爭取你的同情,就是貼在反社會人格者額頭上的警告標誌。…你不應該把他們當好朋友,或是跟他們合夥做生意,或是請他們幫忙照顧小孩,或是嫁給他們。」

作者當然也討論了反社會人格者的成因。研究發現遺傳和撫養方式會嚴重影響反社會人格者的形成,不過後者與少年犯罪的成因並不等同。據調查,有精神病態的囚犯,其童年家庭生活的品質對他們的犯罪時機並沒有影響。也就是說,沒有精神病但出身自亂七八糟的家庭的囚犯,初犯罪的年齡是15歲;沒有精神病、過去生活也較穩定的囚犯,初犯罪的年齡是24歲;而精神病態囚犯初次上法庭的平均年齡則是14歲。也就是說,反社會人格者是自己想犯罪,而且想在什麼時候犯罪都可以。

另一項研究亦指出,嬰兒期的情感依附能夠發展日後與他人的情感連結,而最早的情感依附會在七個月大的時候形成。如果嬰兒生下來之後老是獨處,就可能罹患依附疾患。二十世紀初,美國有一些孤兒院講究無菌,因為嬰兒完全不曾和人有過接觸,結果這些嬰兒全都離奇死於一個後來被稱為「消瘦症」(Marasmus)的疾病。既便沒有早夭,在乏人照料的孤兒院裡長大的小孩,由於缺乏情感依附,因此很多人都失去了愛的能力。這讓我聯想起「香水」裡的葛奴乙,他不正是一個從小沒人愛、長大後也缺乏愛人能力的惡魔般人物嗎?

文化對反社會人格者的形成當然也有重要的影響。東方的宗教與文化強調人與萬物是一體的,而西方社會則奉行資本主義,並以個人主義做為核心價值,這種文化,很容易孕育反社會人格者。在電影「無厘取鬧」(Jackass 2)裡惡搞的傢伙們,甚至還能靠反社會人格者的特異行為揚名立萬!也因此,反社會人格者在美國的盛行率正節節高升。有趣的是,書中特別提到,根據研究顯示(書裡沒提到是哪一年做的研究),台灣的反社會人格疾患盛行率相當低,在農村裡只有0.03%,在城市裡也只有0.14%,遠低於西方國家的4%。不過我強烈懷疑,在我的周遭,反社會人格者的「密度」絕對大於0.14%!

不管是4%還是0.14%,碰到反社會人格者畢竟是件倒楣的事,你的老闆、你的同事、你的鄰居、你的配偶、甚至你的子女,都有可能是反社會人格者。這可怎麼辦呢?針對這點,作者提出了「對付生活中的反社會人格者」的13條規則,教導佔全球人口總數96%以上的「好人們」如何識破這些沒有愛、良心被狗吃了的反社會人格者,並且保護自己。我將之摘錄如下:

01. 最高原則:必須承認有些人就是沒有良心,而他們長得和我們一樣。
02. 在自己的直覺和權威角色(教師、醫生、領袖、愛 物的人、人道主義者、家長)之間,選擇聽從直覺。你的直覺會告訴你誰有良心、誰沒良心。
03. 把「事不過三」這條原則當作指導方針。兩個謊言、兩個沒有盡到的責任…,就是很嚴重的錯誤,碰到這種騙子,請趕快停損、趕快脫身,這絕對比你日後再離開所付出的代價要來得小。

04. 質疑權威。請相信自己的直覺和焦慮,尤其是在有人宣稱控制別人、施加暴力、發動戰爭或是其他違背你良心的作為,是解決某些問題的最佳解決辦法時。十個人裡至少有六個人會盲目服從官方權威,請支持並鼓勵你身邊的人質疑權威。
05. 提防拍馬屁。諂媚就是在欺騙我們,諂媚的目的是操縱。如果我們的愛國心被諂媚搞得很膨脹,戰爭就不遠了。

06. 如果有必要,請重新定義你對尊敬的看法。害怕和尊敬是兩回事,會用恫嚇我們為手段以獲取好處的人,不可能得到我們的尊敬。
07. 不要跟他們糾纏不清。別跟有魅力的反社會人格者競爭,你得抵抗想在智力上勝過他們的誘惑;你得抵抗想給他們做精神分析的誘惑。這麼做除了會降低你的水準,還會把你的心思從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上移開,這件事就是保護你自己。
08. 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避開反社會人格者,拒絕跟他們接觸或是溝通。反社會人格者可能會假裝他們受到很嚴重的傷害,可是請注意,反社會人格者根本沒有這類情感,因此無從傷害起。

09. 質疑自己的婦人之仁。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同情一直傷害你、或是傷害他們的人,而這個人又很會裝可憐,那麼這個人肯定是反社會人格者。
10. 不要嘗試彌補已經無法彌補的事情。第二次機會(第三次機會、第四次機會、第五次機會)要留給有良心的人,如果你交手的對像是個沒有良心的人,請認賠殺出。替他們贖罪或是矯正他們不是你的使命,你的使命是過好自己的日子。
11. 千萬不要出於同情,或其他理由,而同意幫反社會人格者隱瞞真面目。「請不要說出去。」這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反社會人格者最愛用的一招。有時他們還會說,「這是你欠我的。」或者「你就跟我一樣。」不要理他,你跟他們不一樣。
12. 保護你的靈魂。沒有良心的人可能試圖說服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道存在,但是大多數人都有良心,大多數人都能夠去愛人。
13. 好好活著就是最好的報復。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若能依照上述13條規則處事,被反社會人格者傷害的程度應該能降到最低,但是在「識破反社會人格者的真面目」這一環,本書卻有點搔不著癢處。我建議,不如直接去學中國人面相術比較快。以後見到眼神閃爍、三白眼、三角眼、鼻尖無肉、鷹勾鼻、鼻歪、人中歪、舌頭尖長、牙齒不齊、牙間多縫隙、耳後見腮之人,便知此人當屬無情無義狡猾奸惡良心欠奉之輩,快閃便是!
*******************************************************
     
      
舊 2008-06-08, 03:36 AM #1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