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我前面所說,講要錢太難聽,就講「安全感」,講賭博也很難聽,就說「投資」。但到底本質為何?多觀察不難發覺。
其實經營家庭很像開公司。前面說的家庭財務管理法,也是從正規財務流程出來的,更看過一些公司逐筆審核失敗範例。所以錢要給誰管,也得像公司一樣,適才適用。
股票這件事,散戶的資訊與大戶不成比例,財務報表更有很多把戲可以玩,絕大多數散戶是輸家,本質與賭博十分接近。愛玩這個,心理就要有不妙的準備。
問話更要有技巧。讓他自己報告,鐵定都是賺。要記得他買過哪些股票,抽問哪隻股票現況如何?比較能知道真象。
說「投資」是為了大家,但賠了那麼多錢還不停手,就很清楚是為了滿足自己賭癖。就算是良性的,你看他老是把錢搞到一堆莫名其妙的投資上,有去無回,就知他能力有限,只能給他很少的額度,這些額度是他胡搞光也無所謂的。
有些賭癖重的,讓家人吃得奇差,錢全拿去「投資」,我真覺得看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