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這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clnk&cd=3&gl=tw
理性必須抑制盲目衝動的愛國熱情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獨立評說作者:詩哲魂 | 2008-5-16 12:56:00 | 0評 | 點擊199次
理性必須抑制盲目衝動的愛國熱情
詩哲魂
面對國際社會反華浪潮,中國人被喚起愛國熱情是空前的,抑制「家樂福」,質問CNN,反對「藏獨」,都顯現了中國人愛國激情;加上,這一次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害,同樣也激起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凝聚力,呼喚了前所未有的真誠同情與熱忱救災決心;應當說,這兩次事件凝聚起來巨大精神能量,已經成為目前中國社會愛國主流,也成為國際社會判斷中國最為明顯強大標誌,這一偉大原驅動力來自於每一個中國人;中國強大以及眾志成城群體形象,通過我們的媒體清晰向的世界作了非常準確的表達了。面對災難與反華挑戰,中國人的團結是空前未有的。任何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中國人民前進步伐!
如何釋放和引導這一愛國熱情才是非常重要事情,當祖國面臨著巨大困難時,當中國需要更加堅強意志力時,我們從國家集體民族自豪感中呼喚出來智慧與力量,必須要進入理性軌道,才能使其在主流輿論中佔據著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仍舊可以感覺,一股盲目衝動在其中引領人們狂放激情與混亂的激憤在其中,指責與謾罵,恐慌與盲目、非理性情緒化發洩,以及激憤與暴力化傾向,在盲目的愛國主義面前,它們都表現與暴露的非常明顯,人們是否可以接受這種缺乏理性、以及完全受情緒化支配與控制愛國熱情呢?!
這恐怕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社會難以克服非理性愛國傾向。
中國社會目前急需的是理性愛國與抵制盲目衝動愛國;尤其是在網絡社會之中,網絡語言暴力以及情緒化過激行為,混合著激憤的盲目性,正在推波助瀾造成社會輿論激情化表達。這種超越出人們良好願望激憤,並沒有收到好的社會效果;相反,卻帶來許多意想不到問題發生,在國際與國內造成非常混亂影響;政府必須下許多氣力,去平衡因各種激憤的情緒而造成各種國際社會關係複雜與變化的影響,來引導與克服這種情緒化輿論傾向。
愛國沒有錯。
錯的是,許多人過於激憤,過於情緒化;並且不適當提出過激言論與行為,或抵制、或破壞、或影響了社會正常秩序運行。在中國社會,盲目****國熱情始終是一種非理性產物,這是前改革時期——文革社會留下的遺緒。盲目政治衝動與愛國熱情,曾經被引向非常不適當情緒化表達時代,這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效仿此種盲目遺風愈演愈烈原因之一;在中國,這可能是最可悲事情,用運動的方式來表達盲目增長的政治激憤與激情,容易造成對社會正常秩序的損害。文革的教訓太深重了,至今還令人心有餘悸。但是,這裡並非是否定其愛國熱情正當性,而是說,通過正確表達愛國激情的渠道,通過服從於理性控制的愛國情緒,避免再犯文革中那種群眾化激憤與激情盲目愛國熱忱爆發,這對開一個現代社會非常重要。
一個法制社會,必須能夠把愛國激情引入正常軌道,否則,就會因為盲目性加大或情緒化暴力而貽誤社會發展機遇,損害人們相互理解與寬容社會和平的狀況。質疑與反思必須理性化,爭辯與質問必須要理性化,減少盲目性,減少衝動性,減少群眾運動,把合理與正常情緒引向理性認識軌道,法制化軌道,這才是中國未來社會最為重要輿論引導方法,或情緒控制較為科學的選擇;問題的關鍵還在於,通過媒體來培養起成熟愛國者,成熟的理性認識者,成熟的公民社會,這才是中國最為重要政治建設與發展道路。
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一些人內心衝動激憤,改變不了他們曾經受過教育背景,也改變不了他們曾經被培養起來的政治熱忱;但是,理性至上的社會發展,一定是一個更加符合願意表達秩序化,更加客觀與理性化,而不趨向於非理性化,暴力化或是盲目衝動的政治狂飆運動形態。我們好不容易從文革的噩耗中醒來,再不能夠延續文革遺緒和盲目衝動來引導中國輿論社會,來表達人們自由意志與想法了。一個理性的社會,必須是一個法制化與有秩序的社會,而不是盲目與衝動,充滿暴力與謾罵的社會,或者是採取過激行為和極端做法無政府主義氾濫與選擇的社會,而是一個有能力將普遍愛國激憤與激情,引導向健康發展的法制化軌道,能夠把握機遇,按照理性秩序,解決問題,進行決斷的社會。(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