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ogerShih
要不要回過頭去看看我在問什麼?意識形態作祟,一扯到大陸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罵了再說的又是誰?政府是政府,人民是人民,政府的錯如果都要這麼算到老百姓頭上,那選出某將卸任總統的不都更該有責任?
兩極化玩不膩?一直在七八區裡丟地雷玩擦邊球的又是誰?你看過我在七八區裡開過這種主題?
到底是誰在爭辯?
|
我看這裡大部人都不是本著幸災樂禍的心態, 也不是一扯到大陸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罵了再說, 大家這幾天也看到很多的證據, 而且政府是政府,人民是人民這一點, 大家也很清楚, 基本上大家也是針對著政府的行動, 當然有少數是針對著憤青幹的, 但絕大多數是本著監察的角色, 從自己認知的範圍來點出中共的錯失, 我看沒有這麼多的群眾的聲音(當然不單是本站), 我看中共也不會提出要追究”豆腐渣”學校的問題, 而溫總也不會退下來, 讓身為軍委會主席的胡先生親身上場, 利用他本身對軍人的直接控制力, 更好的調動軍人來工作; 說實在的溫總基本上已被擠出了權力核心, 而且他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有多少人聽從他的命令也成疑問。聽說某些軍隊高層在今次救災中是直接跳過溫總的中央統籌部自己開會直接工作的, 誰是誰非也很難判決。
以下是對岸人民在網上的留言。
----------------------------------------------------------------------------------------------------
1\空降部隊的實際戰力與"全軍精銳"的稱號名實不符,己方空域空投(可視做在戰場上掌握了制空權與地面控制權的情況下),氣象條件稍微複雜一點就無法實施大規模傘降,以致貽誤戰機達三天之久
原因:士兵訓練有問題,沒有進行充足的全天侯和全地形空降訓練的充分經驗;指揮官水準問題;飛機本身的抗複雜天侯能力問題;飛行員素質問題
2\直升機兩天才到達震中,汗那個汗,本來直升機設計初衷就是要掌握一樹之高的戰略機動性和不受降落地面限制的靈活性,但此次抗震,共軍直升機完全受制於這兩方面因素,排除隱藏實力的可能性外(幾乎完全可以排除,總理已下嚴令才勉強到達),未來戰力堪憂
原因:山地作戰是最適宜直升機部隊馳騁的沙場,但適應丘陵高原地區複雜氣侯條件的機種不多,飛行員訓練不夠,決心不強,上級指揮部門缺乏實戰經驗與勇氣
3\頭三天舉全空軍之力空運居然才達到260噸,按說本來已有空投空降戰車的能力了,中型施工機械完全沒問題,居然仍靠戰士用手來救災
空中運輸能力極為有限,共軍還未擺脫朝鮮戰爭中禮拜攻勢的束縛,對運輸能力特別是複雜多樣的空中運輸能力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
4\救災如打仗,必須在第一時間以優勢兵力予敵以重創才能達到出奇不意自目的,但這次救災,軍方犯了逐次投入兵力之大忌,初期調動軍隊僅千人,四天后才達到10萬人規模,錯過最佳救援時期
原因:喪失了以前軍方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的戰略法寶,軍隊主官應負重要責任
5\以工程兵為代表的工兵數量不足,在無外敵的情況下整整三天才勉強打開通道,與美軍陸戰一師在朝鮮戰爭一次戰役中依靠工兵開路集體突圍的事例相比,差距甚大
原因:訓練啊訓練,器材啊器材,運輸啊運輸
6\通訊落後,派往災區的很多部隊除了少數裝備了衛星電話的精銳部隊外(如15名空降兵),很多小部隊長時間失去聯繫,以此估計,至少連級以下的部隊通訊手段仍非常落後,救災未成人先丟
原因:錢的問題,領導的重視問題
7\後勤給養,救災到第二天已出現災區部隊吃飯難的問題了,不該發生啊
原因: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指揮系統漏洞
8\缺乏實戰精神,救災過程中,未見軍人著鋼盔者,多戴安全帽或者做訓帽,部分士兵甚至連工裝手套都沒有,一旦真打起仗來,若天寒地凍能摳動槍機嗎?而個別軍隊高官在災區居然仍穿著軍禮服,擺POSS給誰看啊?
原因:二十年未經戰陣,廄馬肥死弓斷弦,重演05年中俄聯合軍演的笑話
9\數萬大軍徒步跋涉進入災區,軍人也是人,強行軍幾十上百公里後進了災區還能幹什麼?典型的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
原因:近年軍事裝備發展過分依賴地面機械化,一旦道路條件不允許就抓了瞎,倆家傳的鐵腳板也不管用了
10 \電視鏡頭前,軍官們亮相的頻率最高,每每是一個兵或士官在救人,旁邊十幾個軍官在指揮,而一有災民要被救出了就有扛著杠和星的軍官過去搶鏡頭喊口號拍巴 掌,反倒把剛救出災民一臉汗水的普通士兵閃在後面.這看似是個小問題,但不要忘了,這曾是一支率先提出官兵平等口號的軍隊,這曾是一支指戰員的戰損率遠高 過普通戰士的軍隊
原因:政治思想工作看來得由下而上地來開展了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hiwei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