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SI狼
基本上EPU那顆就是ADI的一顆PWM IC ADP32XX,只是限於與華碩之間的NDA關係,ADI無法放上該晶片的Datasheet(之前華碩用的ADP3198,在其大量使用時也無法搜尋到Datasheet,直到最近才放出來),而AI Gear就是透過SMbus,去對該PWM晶片進行溝通,加上AS3336G這顆自產4/8相轉換IC,達成EPU降電壓+切相位的功能。
所以華碩的EPU,在下的論點其實是PWM控制器+4/8相IC+軟體所產出來的。
而技嘉DES,用的intersil isl6327也是一顆6相PWM IC,利用外掛的IT8268R以及週邊電路,透過DES軟體達成Phase以及VID Control,所以兩家基本上差不多,只是華碩有多一顆自己搞的4/8相IC而已。
PS:華碩最新的電源相數,大概也是透過新設計的IC(PEM?)搞出來的。
|
狼大的說法接近,但跟實際情況有一點點的出入。
可能是狼大手邊沒有這科PWM IC的Datasheet,所以就讓小弟班門弄斧一下:
如同之前所提及,EPU是一顆可以具有自行調整以下參數的PWM IC:
Vcore offset
loadline
Overclocking Threshold
Phase balance
Temperature trip point
風扇控制
此外,也內建數位偵測器,可以即時從VRM端偵測到CPU的覆載狀況。
基本上EPU在偵測到CPU覆載超過低於特定水位時,EPU就會自動將情況回報給系統,然後透過EPU內建的loadline調整功能對CPU整個的loadline進行調整(並非直接調整電壓)。
由於事件是透過硬體中斷達成,所以不會增加CPU的覆載,也不會因此影響到效能。
AiSuite的主要任務,如同日前所述,必須為了配合不同CPU體質差異,針對使用者安裝的各顆CPU進行高低覆載運算,決定loadline可調整範圍後給EPU參考。
此外,就如同大家所知道的,將檔次設定透過SMBUS通知EPU,讓EPU知道該在哪個檔次下工作。
至於相位切換則是透過EPU外的外部線路進行硬體式自動切換動作。由於僅只會從EPU取得CPU覆載自行進行切換動作,所以就算沒有安裝任何軟體(包括OS)也會自動進行相位切換動作。
我這裡知道的情報差不多就是這樣囉。
請狼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