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force
Senior Member
 
Xfor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1,341
引用:
作者Hyds
那我來補個刀
三月時小弟做過EPU和DES的測試
這兩個月小弟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押(公司最後選了EPU)
技嘉這次的報告小弟持保留態度,避重就輕的部分太多了
技嘉先在VISTA下跑個穩定的效能測試數據出來看看吧
DES和EPU的比較..不只小弟,風大和狼大也做過測試
各位看官自己判斷吧


事實上,市場區隔,跟產品定位,相互競爭的對手,互相抄襲也不是少見的事情,Pixar 跟Dreamwork ,ATI跟NVIDIA 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由於DQ6 跟P5Q-Premium 兩者定位跟相似度太高,不免引人聯想。P45最高階,做的比X48還豪華 XD..

我覺得 有沒有抄襲重點在於,強度排名由上至下(開開完笑 看過就算,說抄襲也許有過重,英雄所見略同也許是比較好的說法 XD)

1. ICH10<--X1-->JM 363 --->SiI 5723-->SATA
              | |-->SATA
              |-->SiI 5723-->SATA
                    |-->SATA
理由:從前沒有人把SiI 5723接在 JM 的SATA上,XD。只看過接在ICH的SATA上。

假如ASUS是接在SiI自家SATA Controller在接SiI 5723 (Silicon Image產品套餐就有這組合)
或是接ICH SATA就判定不算XD

2. ICH10<--X4-->IDT PCIE Switch---->X4 PCIE
                 |--->X4 PCIE
                 |--->X1 PCIE <--> Realtek 1GbE
                 |--->X1 PCIE <--> Realtek 1GbE
                 |--->X1 PCIE <--> Realtek 1GbE
                 |--->X1 PCIE <--> Realtek 1GbE
理由:這個理由就比較弱一點,IDT PCIE Switch 的組合性非常多,以前比較常見的接法是MCH X8 PCI-E去接IDT PCI Switch 這個在華碩的一些Workstation版相當常見。

接在ICH上是比較新的作法,匯集零散的PCIE 1X,透過IDT PCIE Switch作重新分配。
也可能是因為新的P45 MCH 兩條PCIE 8X接法,把IDT接在ICH上負載可能會比較平均一些。

為啥沒有廠商是 兩組X8分別接兩個 IDT PCIE Switch 或是Nvidia PCI-E Switch 在分接成4組 8X的PCIE?
印象中好像FOXCONN的概念版有看過,可能成本太高...

另外就是4X GbE也是個關鍵,不過ASUS是用marvell晶片 GIGA是用Realtek

ASUS要不要送個P5Q - Premium 讓我看看有沒有抄襲XD....應該有很多員工在看吧....汗
__________________
AMD Athlon 64 3000+
Asus A8N-E nfoce 4 empowered
Simems DDR 400 512MB *2
Benq 1640
---------------------------------
舊 2008-05-11, 03:40 P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forc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