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引用:
作者MIB
請問你所謂的財管師是掛在什麼公司底下的

其實財富管理的服務非常多金控公司或是全球性的金融集團都有. 不限某個公司.
我自己認識的相關從業人員有的在台灣有的在大陸, 有的是在AIA底下, 也有中國信託的.
金融業的從業朋友還不少.有多種管道可以接觸一些資訊.

引用:
作者sazabijiang
因為職業的關係, 常常有人問我 "要做什麼投資好?"
我的回答是: "我身邊很多同事都是企業家第二代, 他們最常做的投資是定存".

再來第二被常問到的問題是 "XX基金能不能買? 基金報酬率xx%經過yy年複利後的報酬率是zz...",
我的回答是: 那世界上誰要開銀行? 銀行的EPS有兩三元就很厲害, 要開銀行還要先拿出100億無息放央行壓著, 拿100億去買報酬率15%的基金, 滾個30年(台灣很多老銀行都超過30年了), 不就賺翻了?

銀行比你笨嗎?

非戰文, 不是針對板上任何一篇文章回應, 只是有感而發, 我自己手上也有不少基金, 不過我都當股票來炒就是 (好孩子不要學喔).


兄台跟我所知道有點差距. 企業二代做的, 不見得就是適合其他人, 甚至不能說就等於正確

我反而看到不少擁有地產/房產/股票/開公司的, 死守現金反而是少數.

如果是經濟優渥有理財觀念的長輩, 我很難相信會教導子女晚輩以定存作為財富管理主軸

有些親戚白手起家坐擁數億家產, 但是財管知識很薄弱, 雖然這無損它的財富, 但不代表

有錢人的管理方式就是正確, 他的財富主要來源是公司/工廠/地產大樓租金...etc

賺錢時他有大量且正向的cash flow in, 即使放定存也感覺資產有再增加.

但是一般人沒有這種先天優渥的條件, 要靠自己來, 放定存還抗不了通膨, 實質資產是縮水的

財富管理要看適不適合自己, 不是拿少數有錢人的作法就是正確.

另外, 銀行的確是比你我聰明
銀行賺錢的來源簡單說就是 拿存戶的錢付低利率, 再拿出去放款/提供金融服務 收高利率
中間賺取利率差額.
你要存錢, 我給你1~2%利息, 我拿去放款,收5% 8% 12% 甚至19%. 差額穩賺是確定的.
你要投資, 我賣你產品收手續費, 給你服務收手續費,這是穩收的, 但是我不負責包你賺錢.
你要保險, 我賣你商品,賺你佣金, 這也是穩賺的. 保險內容請自己看清楚. 我負擔的風險可
以透過國際再保來分攤風險
你要貸款, 我要收你利息, 還不出來還要加罰違約金, 甚至拍賣你的不動產.
......
銀行要的業務都是盡量確定的收益,積少成多, 不會去賭太多未知的事情.

上例, 你放定存給你1%, 信用卡現金卡借款給你循環利收19%, 差距是穩穩噹噹的18%,
你認為銀行會需要去看那個不確定, 更達不到的夢幻級15% 的投資嗎?
(上文已說過, 長期平均15%年複利是相當不錯的報酬,多數操盤手都沒這個本事維繫十年.)

銀行是保守的行業, 更是需要讓金錢滾動才能創造營收的機構, 要知道基金的投資報酬是不
確定的,銀行拿100億去買基金會賺翻?? 基金可以掉幾年, 但是銀行不能幾年都賠錢, 基金收益不確定
但是存戶要的利息是每個月都要給出去, 買的基金未必能隨時贖回, 未必隨時有好的買賣點,
但是存戶可能隨時都要取走現金, 萬一銀行買的基金跌三年漲五年,即使八年後平均下來會賺
跌的那段時間,個人投資戶可以熬可以等, 但銀行這樣那幾年內EPS早負到翻,搞不好早已經
沒有足夠現金, 存戶又抽光現金, 玩不下去收攤了,當然不可能拿身家都押基金.

銀行的本質則是提供多樣的金融服務,如果不能提供多樣的金融服務, 資金只拿去放投資,
那也不叫做銀行了.吸引不到資金活水持續存入轉出, 這個銀行早晚會乾涸收攤.

非戰文,只是對銀行為何不投資大量身家在基金上提出部份說明.
舊 2008-05-10, 01:18 AM #18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