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講到嚴肅話題,很快就沉下去,其實整個看來****不實如果有加註警語,例如本產品依個人使用的軟體會有誤差這一類的大概可以規避。
問題在於標示部分,當現在大量出現高容量硬碟,一顆就差好幾十G,你要叫消費者不發現都很難,假設說一顆1TB的硬碟,在WINDOWS顯示只有920G的容量,明顯的可以再買一顆80G的了,而80G是有現實販售的及價格。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個訊息,是否重要到消費者知悉的話會選擇不購買,明顯的這可能是一個瑕疵或標示不明。而這裡怎麼判斷又要回到前面說的,到底標準是什麼,誰才是標準?軟體與硬體之間沒有統一計算方式嗎?我想當這種氛圍出現的時候,也就是"必要時"出現的時候了。這個模糊空間不是法律定的不好而是如果死硬硬的訂下去了,反而會造成科技停滯不前。
有空再看看有啥想法出來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