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
華文電子書是個大金礦
「使用者在Word上打金庸小說,微軟並沒有侵權啊」這就是蔡東機想通的事,換句話說,蔡東機跳脫付費、版權的邏輯,打造一個中立的平台。既然未授權的內容如野火燎原,與其逆勢,不如「借勢」,靠網友的力量,把電子書的網路平台架起來,宜銳的搜尋引擎可以搜到各式網友上傳分享的書籍電子檔,成為閱讀器有力的後盾。講精準一點,宜銳的閱讀器有如iPod,iPod裡的音樂可能是合法購得,也可能是未經授權。
一如蔡東機的判斷,當電子書網路平台架設起來,網友如螞蟻雄兵的力量,短短一年間就累積了三百多萬種書目,且仍快速成長中。由於這些電子檔是網友使用宜銳的STK格式製成,在網上可以免費閱讀,但如果要隨身攜帶,就只能使用宜銳的閱讀器。換句話說,這台閱讀器可以免費看三百多萬種書,當中不乏熱門、經典、暢銷書,且簡繁字體轉換容易,可以通吃大中華市場,是華文電子書發展以來,首次出現海外創投認為可行且有興趣投資的模式。由於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容易被模仿,所以蔡東機鴨子划水布局一年,直到平台上可搜到的STK電子書超過二百萬種,初步築起後進者難以跨越的門檻,才肯露面接受採訪。
這種模式看在出版商眼裡,恐怕心中不是滋味,但事實上,借用未授權電子書的力量,是蔡東機不得不然的第一步。在免費內容包圍下突圍不易,但如果在當中埋下一記伏兵,「珍瓏」棋局(難以破解的棋局)反而有解開的可能。一旦閱讀器廣為市場接受,從出版端找宜銳合作,會比宜銳自己建立合法書庫快得多。而許多想跨入電子書市場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出版商,難題也會跟著迎刃而解。
我們所幹的事情,跟
宜銳科技 的董事長蔡東機幹的事情沒什麼兩樣啊,蔡董的STK電子書都超過兩百萬種了,出版社如果真要找人算帳的話,也是先找他開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