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han15
怎麼會矛盾
我想闡述的事實只有一個,就是油價解凍是對大多數人有利的
後面的一些討論跟舉例已經下好幾個交流道了
像他舉台中的例子,台中沒有公車嗎? 台中有交通不便嗎?
那為什麼不舉墾丁?
真的要更深分析的話還得加入很多客觀因素
像是生活習慣,用路習慣
假設台北跟台南汽車跟人口密度比成正比
但台南人生活習慣開車使用率沒台北人高,那解凍漲的受益比利誰比較高? 你懂我意思嗎
總而言之就是如果因為油價凍漲因此要全民買單的話
絕對是個錯誤的方向
|
對於解不解凍,我的意見是持平,正反二派部份意見我都認同,部份意見我都不認同;但我對中油一直以油價是各國最低的這句當理由,覺的中油在欺騙大眾,立足點不同的比較,一點意義都沒有,中油的凍漲是真的虧本還是少賺,還是加上貢金後有虧....這點我覺的聽聽看看就好,畢竟中油的成本並不透明,別人說賺就跟著喊賺別人說賠就跟著喊賠....那也只是跟著別人喊口號而已...
相對的,您一直要強調,台北擁車人數比會較多,使用率會較高.....這點就是己經流於意識心態了,所以您可以不負責任的說出1/10 vs 2/5的 極端比較數據,事後再來說出要考量用路習慣生活習慣的縮尾(請問您真的設身處地想過嗎??),也可以大喇喇說出上面標色的文句.....卻仍不覺的有矛盾

.....大台北小地方的心態,不敢恭維.....
您一直忽略,大眾運輸的便捷程度差異

,台中當然有客運,但您來親自試一下,您就知道和北部差多少了......
今天台北市的大眾運輸的便捷是有目共睹,當初的推展的改變到現在成為其他地方的欣羡,想到中正紀念堂.淡水碼頭.龍山寺.........我可以選擇公車.我可以選擇捷運,或是公車再轉捷運或是自行開車.....在高替代方案之下,選擇開車的必要性有多高???
因為便捷的交通及不便的停車環境,相對的抑制了多少比率的購車,這點您卻忽略....果然真是大方向的考量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