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KRomTz
我覺得男女有先天上的一些限制,
男女分工是有必要的。
就我家來說,
爹是負責家裡所有維修、搬東西、
等比較需要力氣或危險性的工作。
娘是負責家裡每日的家務的確是比較辛苦,
但我想家務上可以再調整一下。
所以我的觀念上,
男的要學習水電等居家維修,
女的要學習烹飪。
每天可以回家吃媽媽的菜。
這樣才是完整的家。
可是現在女孩子很多不會烹飪。
因為在家都當少奶奶給媽養。
現在有些婆婆很辛苦,
除了要煮給兒子吃外還多個媳婦。 = =”
而男的通常回到家吃飽就翹二郎腿顧電視。
這都跟社會結構有關。
但我想所有事情該在婚前商議好。
如果有心結婚前提跟計畫下,
我贊成試婚,
在婚前先同居一段時間,
看看家居方面有沒問題再來結婚。
|
引用您的言並不是反駁,而是看完第三段的確有點感觸.....(雖然對第二段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認為我們父母那一代(三、四年級生)很辛苦,如果去除那些少數自私的人,他們上要孝順父母公婆,下又 "孝順" 兒子女兒。的確,我們上一代的長輩也有不會煮不會做家事不會養家的(我本身就有認識),但是我們這一代是多出不少這種人,不論是做兒子或女兒的都一樣,完全不會做家事,週休放假回家還好意思把髒衣服帶回去給媽媽洗(不是拿回家後自己洗),好意思說自己不會做菜因為 "我媽不讓我進廚房"(我相信他們若堅持要動手做菜,媽媽應該不至於對他們丟菜刀才對)。女的結婚後不做家事因為 "我婚前本來就沒在做家事了",男的婚後不做家事因為 "我婚前就沒在幫忙媽媽了,婚後幫老婆會讓媽媽生氣"....那大家為什麼不要從婚前就開始做?

媽媽捨不得讓女兒做家事是因為 "結婚後就夠她做的了",那麼如果家裡只有三個女兒的媽媽是不是活該要一個人忙? 有些媽媽捨不得讓兒子做家事是因為 "男人不應該碰家事",那家中只生三個兒子的媽媽就註定要忙得團團轉囉?
婚姻其實就是反求諸己才比較可能看得到進步,大家一談到婚姻就拼命指責異性的不是,沒錯.....我覺得這些指控大部份都很有道理,但是光是批評對方而不懂反省自己,我不知道這樣會有什麼建設性.....先反問自己有沒有做到的用意並不是 "有做到才有資格批評",而是可以藉由對方的缺點反省出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缺點,畢竟大家的意思並不是 "她(他)們都可以爛了,所以你(妳)們也能跟著爛"
還有我不覺得水電等居家維修只能男方做、烹飪及家事只能女方做,純粹是因為這些我父母雙方都會,只是爸爸的維修能力比媽媽強、媽媽煮飯的能力比爸爸優秀而已,但是兩種都會可以預防其中一人剛好不在家時急救用。而且,老實說....有些事情有的時候會有什麼用? 不願意做或是一拖就是好幾個星期,跟不懂得怎麼做還不是一樣? 到最後還不是要另一半自己乖乖地去把它學起來自己處理.......唉
我還是覺得是結婚的人心態的問題,如果是抱著 "我跟他(她)結婚就可以如何如何..." 這種只想到自己或自己家人的心態,而沒有 "我想跟他(她)在一起"、"我能帶給他(她)什麼" 的想法,那跟誰結婚都一樣可議。也許是我想法太天真,但是年紀越大看到越多人的婚姻,忽然有一種 "難道是我誤會了結婚的真諦了嗎?" 的感覺,不過目前應該也還輪不到我操心....忽然發覺自己好像沒必要打這麼一大串(哈),但是不甘心花了幾分鐘打的又要刪掉,還是送出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