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an Antonio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5
創業?別傻了!番外篇:ISO與美食

這又是另一篇逆輸入回我部落格的文章
引用:
作者San Antonio
這部份本也不打算寫在創業的故事之中,不過這個問題很有趣,就先叉開來提一下:就像前面幾位大大討論過的,要在食物的烹調中落實SOP很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食材並非工業製品,常會因為諸多因素有很大的差異,就算用機器人來照著食譜一步步做,出來的成品也會參差不齊。所以廚師的功力很重要,很多連鎖餐廳之所以能大量複製,就是因為能把食材的差異性降低,可是通常這麼一來也常常降低了食物的美味。這也是為什麼機器做的冷凍水餃,就是比不是一些小吃店的手工水餃。

當然,SOP並非不能用在餐飲業,甚至我自己也一直在想辦法把手續精簡,但是要在成本/技術/品質上做到平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大型食品廠商不斷在半成品與調味料這個市場推陳出新,像是味精、黃汁粉、雞粉等,可是這些工業製品和繁複手工製作出來的美味還是有差距,不過討論到這一部分又是另一個牽涉到商業模式的課題,畢竟在大多...


很多我在IT產業的朋友,都理所當然的建議我把ISO或是SOP(標準作業流程)的概念引進餐廳的管理,包含廚房。雖然我自己對外場的SOP仍然有些不一樣的想法,不過這部份算比較沒有爭議的一塊,但是在廚房我就很有意見了。

一般我們提到ISO指的是ISO9000系列對於品質管理的機制,而這套機制的精神其實是在保證品質的標準化,而不是保證產品的完美。我個人就非常喜歡Robert在這方面的解釋:如果你照ISO去走,那生產出來的東西要壞就得全部一起壞!不然就不標準了!

可是很多人誤解ISO出來的產品,一定就是好東西,這是個很常見的迷思。事實上,很多頂尖的產品反而是老師傅手工打造出來獨一無二的傑作,工廠的規格品很難成為稀世罕見的收藏品。

在工廠,我們的原料或零件都可以標準化、規格化,但是在廚房裡面很多材料還是會有差異性,舉例而言,"四六明蝦"我們常用的食材,四六指的是一斤四隻到六隻,光這個規格誤差值到高達50%!!這還不提因為天候、產地、季節所產生的變化。再加上其他配方的差異,廚師就必須根據經驗與實力來作出最佳化的現場調整,這就是功力的高下。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同一個SOP硬上,可是這樣出來的成品就差強人意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牛排,就算同一隻牛,同一塊菲力,頭段、尾段、中段的品質與組成又有差異,雖然煎牛排對於法式廚師而言已經算是比較簡單的工作,但是沒有幾年的火侯還是沒辦法抓到美味的神髓,所以之前就有些連鎖餐廳乾脆用組合牛肉,一來降低成本、二來把原料給標準化、三來品質又好控制、四來還可以降低廚師手藝的要求,至於美味?管他呢,消費者還不是吃的很開心?

所以廚房不是不能用ISO、也不是不能套SOP,可是在實作上必須要做非常多的調整與員工訓練,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之一。之前對於這方面的努力我也曾感到非常挫敗,直到後來有前輩跟我說過,要是餐廳的ISO這麼好做,米其林三星早就滿街跑了!

想想也是啦,不過品管有些QC和QA的觀念,我還是堅持引進安多尼歐,這一部份就離題太遠,就容小弟再次拖稿吧!
__________________
想看看法式餐廳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嗎?老闆不定期會為PCDVD眾放上美女顧客的連結喔
歡迎大家來參觀我們的部落格=安多尼歐老闆的機密檔案櫃=
舊 2008-02-19, 01:53 AM #8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n Antoni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