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eewayne
某些論點正確,但某些則要保留...........
例如:
1、Seagate 是在轉速與傳輸介面上具有開創者的角色,但整個磁盤讀寫技術的領先者是 IBM,
各有擅長之處,不過從 multi word DMA2 進展到目前的 UDMA 6,Seagate 功不可沒。
2、第一款萬轉硬碟,Seagate 宣稱是自家印度豹第一代,非 IBM,
3、IBM 一向具有出色的應用程式執行效率,與日立、富士通部分生產線走走SCSI高階伺服器無關。
(在 120GXP 之前,IBM≠HITACHI,而 120GXP 之前,IBM 在許多測試上便有該特性)
這些骨灰級的「硬碟發展史」資料,敝人都忘記放在哪裡了,要找一下了......
|
我涉獵沒那個深遠...第一顆硬碟是火球EX6.4GB....
印象中IDE領域第一個FOR DESKTOP的HDD是火球KA 最大容量出到13.6GB的樣子
後來梭魚才從企業級7200轉市場打下來桌上型市場作抗衡
當時企業級應該是已經有印度豹10K RPM的產品了...IBM相對的應該是UltraStar系列
像我現在有時候維修還會換到厚度約一吋半以上的3.5" SSA 10K RPM 36GB的HDD
都轉不知道幾年了...真耐操
不過我是不知道原日立本身就有做硬碟...以前只知道Q牌S牌F牌M牌跟IBM...後來WD進場接著併購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