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eewayne
Elite Member
 
leewayn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土城人
文章: 8,854
Smile

引用:
作者青葉大哥
梭魚11問題,小弟響說可能出現在希捷公司為了追上日立大容量硬碟(1TB)的領先地位,在磁碟傳輸方式有所改變,以往都是希捷先發表領先技術後其他公司才跟進

而日立原本沒有購進IBM硬碟事業群之前

自己本身也有生產硬碟,而且早期日立硬碟是屬於高階伺服器(萬轉,如果小弟沒有記錯的話,萬轉硬碟是由日立先生產,希捷再把轉數一萬5千轉),這也是為什麼日立硬碟在應用軟體分數一向都不錯的原因之一吧

日本3大硬碟商,日立,東芝,富士通,日立跟富士通走高階伺服器路線,東芝走NOTEBOOK取向
富士通早期也有比酷鳥型號打進台灣DIY市場,不過最後還是退出零售DIY市場了

至於IBM硬碟事業群,主要是Deskstar(星座系列)出名,早期IBM硬碟在台灣店家販賣主要取星座名稱
來稱呼(印象中除了大力神外,還有天蠍座)



某些論點正確,但某些則要保留...........

例如:

1、Seagate 是在轉速與傳輸介面上具有開創者的角色,但整個磁盤讀寫技術的領先者是 IBM,
各有擅長之處,不過從 multi word DMA2 進展到目前的 UDMA 6,Seagate 功不可沒。
2、第一款萬轉硬碟,Seagate 宣稱是自家印度豹第一代,非 IBM,
3、IBM 一向具有出色的應用程式執行效率,與日立、富士通部分生產線走走SCSI高階伺服器無關。
(在 120GXP 之前,IBM≠HITACHI,而 120GXP 之前,IBM 在許多測試上便有該特性)

這些骨灰級的「硬碟發展史」資料,敝人都忘記放在哪裡了,要找一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電腦、攝影,旅遊、玩車其實也是我的最愛!
☆雙核遊戲機 E8600 oc 4.3G+P5Q-E+G'Skill-DDR2 1066 2G*2+ ATI 4870 1GB
☆四核轉檔機 Q9550 oc 3.77G+友通DK P45+創見D9-DDR2 1G*4+ nVIDIA GTX285 1GB

攝影器材:
Nikon D80
Canon EOS 3 / 300D / 450D
SONY W300/FujiFilm F100FD+F50fd/Sony 707/Sanyo J4
舊 2008-01-05, 07:33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ewayn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