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walkunder
大家常說大尺寸的面板電視(因為液晶跟電漿我都覺得有這個問題)支援HD訊號,畫質很好,但是我總覺得當距離螢幕一公尺的時候,就會看到畫面上每個點都不停的在動,感覺就是霧霧的,不是很清楚。反觀看到比較舊款的電漿電視看起來就舒服多了。但是同樣的東西,在一般的筆記型電腦或是其它的電腦螢幕就是不會看到這種狀況,每個點該是靜止的就是靜止的,想了解一下為什麼大尺寸的會有這種東西出現?這樣的畫質真的有比較好嗎?
|
你的電視接第四台?
lcd-tv 優點是解析度高(1366*768或1920*1080)
但是會暴露低解析度訊源的缺點(如第四台320*240)
舊款電漿電視(解析度低852*480)
新款電漿電視(解析度低1280*768)
所以當320*240要倍增成舊款電漿電視比較容易
另外電漿的色飽和比平價lcd-tv好(高價lcd-tv就未必輸)
所謂色飽和度
以數字來比喻
訊號是123456789
電漿能顯視1345679(缺2.8)
lcd-tv能顯視1479(缺2.3.5.6.8)
所以當訊號是2.50~2.59間跳動時.LCD-TV會變成1~4跳動.電漿只會在1~3間跳動.
再加上解析度要放大.並不是訊號*2.(那不能看會像下面)
變成2倍112233445566778899(4倍時依此類推)
lcd是1144444444777999<>1111444444779999 跳動
電漿是1133334455667799<>1111334455779999 跳動
ps:以上是誇大解說.各廠商用相同面板顯視效果有差異就在怎麼讓上述數字平順(演算法)
但是無論如何演算都不比原來訊號就直接等於顯視解析度好.
另外筆電理論上會比桌機顯視好.因為筆電一律使用數位界面
而桌機多半為便宜使用vga類比界面
也會有類似上述情況(但比訊號須倍增時影響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