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小建
以我當初考量來說吧...
1-新車車價50萬以內
2-1600cc~2300cc間(稅金考量)
3-同級車省油前三名內
4-品質穩定不要一天到晚出毛病前三名內
5-內部大空間前三名內
6-維修保養方便, 價錢便宜前三名內
7-得有正副駕駛安全氣囊
8-韓國車排除
其他額外豪華配備都不需要... 車子僅是代步用∼
就小弟這種普通需求, 市面上汽車中總和評比起來的選擇有哪些呢?!
|
1.預算有了
2.台灣的稅制是1.2L~1.8L / 1.8L~2.4L,真要考量稅金就應該要在1.8L以下。
3.車單都還開不出來,所以也沒同級車好比。
4.其實找對保養廠才重要,有的保養廠光是例行保養就可以種下容易壞的遠因。
5.車單還沒出來前,你要拿不到4M的掀背車跟近5M的旅行車來PK嗎?
6.其實國產車廠的保養價位都差不多,會不會便宜在於有沒有被騙。
7.以台灣的購車生態,前雙氣囊都是頂配的車比較容易看見。
8.以低價位來說,其實韓國車比日本車還好耶。
基本上,你這講法就跟買喇叭螢幕的外行人講法差不多,內行人此時會選擇不出聲以免被咬。
同樣是上上網看看照片(使用需求),有人要三菱有人要奇美(個人要求),你只是把購車需求講出來,基本上是無法回答的。
當然,光是50萬以內,其實能買的新車就不多了,但這樣還是無法推薦。
另外講到氣囊,我反而覺得副駕駛座前氣囊是最不需要的,因為有繫安全帶的情況下,副座乘客幾乎撞不到手套箱。
反而是國產車幾乎沒配備的側邊氣囊與氣簾在側撞防護上非常必要,關於這點只要上
Euroncap看一堆撞擊照片之後就可明瞭。
而且車輛安全要先建立在車身上。
甚至是建立在會不會踩煞車!
幾天前在中山高上正以100km/h行駛時,前方車輛變換車道後,眼前就出現一輛50km/h的車,我馬上就煞車到等速化解。(其他車道有車不能變換車道)
這一瞬間嚇到我妹尖叫,後來她說在那一瞬間被幾項事情嚇到。
1.怎麼會有人在高速公路上開那麼慢?
2.完了要撞到了!
3.煞車怎麼在還沒尖叫前就作動了?
4.煞車力道超越過往經驗的猛!
3.的原因是只要前方路況不確定安全,我腳就會在煞車踏板上預備,所以省去換踏板的時間,這時間可以爭取到約20米的距離。不過這樣開車非常緊繃,所以上高速公路我每個休息站都要下去休息。
4.由於上一個職業之故,常常體驗各式車種的極限狀態,所以才能從容不迫的踩煞車。雖無儀器測試,但那次嚇到人的煞車力道約0.6G,與以前早就習慣的ABS震動約1G的環境比起來,那次煞車真的一點都不算什麼。
所以我建議一般人沒事找個安全的場合,去習慣全力煞車時的感覺,這樣很多本來不會發生的撞擊就不會撞下去了。
Benz還因為發現駕駛普遍不會踩煞車的現象,發明了BAS煞車輔助系統,改以踩踏版的速度來決定煞車力道。(煞車踏板實為踏速感應器,與煞車液壓預設不連結)
因為研究發現一般人在緊急狀況時踩煞車踏板的速度算快,但往往踩到經驗上的臨界點就不再踩下去,導致原本撞不到的車禍以大撞收場。Volvo甚至準備裝上直接自行緊急煞車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