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基金虧錢的真相
認養~ 通常發生在新掛牌或是上櫃小股本的籌碼穩定標的,作法是雙方議定一個切換價格及買進張數,投信買進價一旦高過切換格,公司派就按照張數及價差退款。例如,議定切換價格35元買進一萬張,那麼投信可能在25元開始買,到35元之前,可賺正常的價差,接下來, 36元買了1000張,公司派就得退1000張每張1元的金額給基金經理人,以此類推,買滿一萬張時,通常股價達到最高點,大家一起倒貨,結果基金本身可能虧錢,但,反正是虧基金客戶的錢,公司派退的價差,流入經理人的口袋。而且,正因為經理人買的價錢愈高,拿得錢就愈多,所以高檔大量買進的意願也就愈強。
鎖單,就是公司派跟基金經理人講好要買的張數及退佣百分比,例如均價50元買進1000張,共花了5000萬元,講好退佣比例是10%,公司派就退500萬給經理人。目前的一般市場行情投信鎖單退佣比例大約是7%至10%,和認養的道理一樣,鎖單也是買的價錢愈高,經理人拿得退佣愈多,不同的是,認養通常由低檔買起,經理人把股價推到切換價格之上,才開始自己拿錢,而進行鎖單時經理人不用費力推升股價,因此,公司派要在高檔出貨時,就會找投信鎖單,在高檔大量倒給基金,公司派順利出貨,基金套牢,經理人中飽私囊。
最有名的鎖單案例,是發生在網路熱末段時的精業股,當時精業股價達到300元以上,元大投顧的代操會員在高檔大量買進,結果是為了幫榮安邱出貨,所有代操的客戶滿手都是300元以上的精業股,隨著網路泡沫化,元大代操會員的手上也只剩下一堆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