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kyougi
很簡單啊!其實在主頻率及L1/L2快取相同的前提下
FSB高外頻低者並沒有啥值得一提的優勢,只是為了市場區隔以及強迫各位更新主機板而已
所以即使同樣是945的chipset...舊版的板子通常都不能上1333FSB, 想用E6x50系列請買新版
當然Intel也可以出800(200)FSB的E6x50..只是醬子就沒人要換板子啦
很多的測試都表明了即便是快取被閹到只剩1M的E21xx系列, 把FSB超上去,
或是將E6x50系列的FSB降下來, 效能根本沒有值得一提的差距
大家要感謝AMD啊, 如果不是AM2的價格降這麼低, Intel也不會出E2xxx給大家用
另外一堆人在哀939跟754的事, 我覺得AMD就輸在一點..產能而已
如果AMD有能力同時生產AM2跟939的話, 就沒人會叫了
還有一堆人在比超頻性說Intel可以動輒到3xx或4xxFSB..真的沒必要吧..等到大家敢把每一台出給客人的E2xxx都超到1600(400)FSB而且沒被客戶打槍時再說吧,這邊誰敢這麼做的請舉手
|
講到重點了 .....
C2D 效能這麼好的 CPU 核心, 為何還要死守老舊的 FSB 架構 ?
除了 kyougi 大大提出的見解之外, 小弟補充斗膽一點.....
其實 Intel 還是不脫市場行銷導向的本質, 舊的 FSB 架構控制簡單 (搞定北橋即可) 外頻好拉, 大幅增加 CPU 的可超幅度.
帶來的優點是 : 增加銷售話題, 同時也提供更多的市場邊際效應 ...... 許許多多專發超頻測試文的玩家, 可以藉此得利 (賺稿費, 免費用測試產品.......) 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市場生態, 利之所趨當然是挺 Intel 挺到底囉 ......
但是老舊的 FSB 架構也終於會碰到, 外頻不斷拉高 but 效能提昇不彰的窘境, 可以預見即使 Pneryn 產品全面上市, 無論 CPU 核心時脈超到多高, 電腦的整機效能還是會被 FSB 架構瓶頸卡住 ......
簡單的說, FSB 架構就像兩面刃, 一方面可以拿來製造拉高外頻 (超頻幅度大) 的行銷話題 ; 另一方面, 卻也是造成 C2D 電腦整機效能提昇不彰的瓶頸 .....
Nehalem 捨棄 FSB 改向 AMD (Phenom) 架構看齊, 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