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錯誤的想法.
Fly-by的目的是要解決SI(Signal Quality)的問題.
DDR1/2在command/address/control在PCB上是用balanced-tree的方式,
讓這些訊號可以同步到達每顆dram chip. 但這種balanced-tree的layout
方式對SI是很差的, 這也是為啥command/address/control速度只有data的一半.
甚至command還有1T或2T的設定.
DDR3-1333,1600下, 這些command訊號也要跑667Mb/s或800Mb/s啦.
用balanced-tree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在模組板上換成fly-by
(基本上和原來data在主機板的layout方式類似, 像早期有4個DIMM, 循序一個一個放, 也就是multi-drop)
DDR3因為這些訊號和clock不同步到達每顆dram chip, 每個byte的data就要去調整, 讓
data和command/clock到達的時間接近.
並不是像你所說平行每個bit匯整成一完整的byte.
Byte內的8 data bit是同步到達每顆dram chip, 不同byte間的data才有速度差.
這些不同速度的data是傳到不同的dram chip, 你要怎麼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