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這個討論串,讓我聯想到費曼寫過的一個小故事……
他曾經很大膽地在巴西的科學教育研討會中發言,說當地的科學教育失敗,學生只是機械式地背誦資料,並沒有真正地在學習科學。
讀本串之後,我開始把費曼講的"巴西"置換成"台灣"了…
|
平心而論, R還願意花時間討論科學, 雖然不是以成熟/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在討論, 但是 R 至少花時間下去討論.
照小道以前上討論課的標準來看: 只要有出席, 有開口發言提出想法(不論正誤)...那就至少有六七十分. 沒辦法那時候教課的老師是系上請來的中研院院士, 這老師長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 你們也不用買課本, 反正我和你們討論/研究的問題, 課本上根本沒提過.
一回夏天上課, 教室裡極為悶熱, 不知不覺就去見周公. 一個不小心就由椅子上摔下來全班笑翻天, 老教授悠悠的說 : [這課沒過明年再來就是. 腦袋摔壞就難補救. ] 推而廣之 : [這篇討論立論有誤就算了, 要是學科求道之心死了, 這可就難補救!]
作學問要精進, 做人要厚道. 如果您像舍妹一樣教小學生, 相信您的感觸會更多. 話說回頭, 受教育的目的為何? 學科學的目的又為何? 鄙人以為像是電解鹼性水, 液態鈦健康項圈, 磁性指環, 西藏天珠, 健康竹炭 ..... 這些都不能算是科學的目的, 充其量只能暫時再不了解的人面前混到一碗餓不死的飯來吃. 至於要把實驗結果提升到科學的境界那還是有段漫長的距離.
就如同中國國粹的針灸在未經研究證實之前也是被西方人嗤之以鼻, 但是即使千年以前神經科學, 微電極, 低雜訊放大器都還沒生出來的時候, 針灸已經具有針到痛止立即生效, 千年後西方世界科技終於發達到能以偵測神經電位波動的方式一窺中國針灸的精妙之處. 更有甚者是根據針灸原理發展出來的免針電療法.
科學與科學精神: 務實(實驗證實)、明理(根據實驗結果歸納出理論, 並加以驗證)、善用(RD改進)
http://psroc.phys.ntu.edu.tw/bimont...cpid=135&did=20
其實科學是心的產物:科學家的研究對象既是科學家界定的,現象觀察的本身不可能真確,任何科學理論也都是心的創造(Einstein稱之為free creation of mind)。科學態度講究的是誠實,是冷靜,是開明,是不固執成見,但不是客觀。科學當然是人的發明(invention),而非發現(discovery);牛頓發明了萬有引力律,而非發現。否則,如果萬有引力律是「真理」,怎麼能容許後來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來革它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