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知道什麼是路易士酸鹼,可是也別忘了,除了路易士酸鹼解釋外,
化學上酸鹼的解釋還有很多種,當然也包括您說的路易士酸鹼學說
其他的還有阿瑞尼士酸鹼學說、布羅酸鹼學說等,而無機化學上又有另一種解釋方式
只是這裡我覺得用阿瑞尼士酸鹼學說來解釋比較完整,也比較易懂.......
一個現象的可以有很多種理論來解釋,
我覺得閣下不一定要拘泥於路易士的電子予體與電子受體理論才是正確的
至於你說我的PH值是狹義定義這我倒是承認,因為我沒有講的很嚴謹,
PH=7是中性這一點是在化學標準狀態下1atm 25度C才成立的,
這一點我當初沒有特別強調是我的疏失.......
不過大觀念還是沒變的:當一杯溶液當中的氫氧根和氫離子的體積莫爾濃度是相等時,這杯溶液是成中性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