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因為G92將G80原本外置的VIVO chip: NVIO-1內建到晶片內了, 還有新增PureVideo Gen2及PCIE 2.0的support都造成了電晶體數量的上升
另外G92還增加了Texture Address Processor的數量, 由G80的每組Programmable Process Unit內含4個提升為G92的8個, 這代表了單一週期內可定址的材質加倍, 也是G92效能提升的主因.
但是G92將ROP的數量由G80的6組24個, 減少為G92的5組20個; 且將Memory Bandwidth由384bits縮減為256bits; 由此其實不難看出nVIDIA將G92定位為中階產品的企圖.
(ROP的數量影響到HDR及AA的效能, Memory Bandwidth影響到高解析度時的大量材質處理效能)
相比之下, ATI方面則是做了修改(電源管理)及刪減(Memory Bandwidth)的動作較多, 新增(UVD+)的部份則較少, 電晶體增減的程度自然也就不相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