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ot.chinatimes.com/9/1_214.html
治安是否改善,民眾的感受最深刻,儘管政府可以發布漂亮的統計數字,但是卻掩蓋不了民眾真實的體驗與觀感。圖為兩位失去親人的受害者家屬,在命案現場悲痛地祭拜死者。
試著想像,在絕望的幽谷裡,領著全家走入更深的煉獄,是一種何其悲慘的心情?去年八月,桃園中壢的諶睿駿帶著妻子和三名兒女在住處燒炭自殺,遺書上寫著:「我向地下錢莊借卅萬元卻變成兩百多萬元債務…」。
一生積蓄盡付流水,在悔恨與焦慮的凌遲下,把汽油從頭淋下,咬牙點火,又是何種悲憤的心情?今年十月,新竹一名七旬老婦,誤信自稱香港馬會的詐騙手法,兩年來匯出兩百萬元,越想越難過,在家引火自焚而亡。
治安是否改善,民眾的感受最深刻,儘管政府可以發布漂亮的統計數字,但是卻掩蓋不了民眾真實的體驗與觀感。圖為兩位失去親人的受害者家屬,在命案現場悲痛地祭拜死者。
高自殺率 等同高犯罪率
這不是個案。根據兒福聯盟統計,九十三年攜子自殺死亡的兒童是廿七人、去年增加到卅三人;而衛生署統計,從八十八年開始,自殺死亡人數已連續八年是國人死因的第九位。
前警察大學犯罪防治所所長、吳鳳技術學院保全系主任范國勇雙手一攤,拿出自殺統計說,自殺率與治安當然有關,高自殺率幾乎等同高犯罪率,因為自殺與經濟、就業環環相扣;他直言:「一個安定的社會不會出現如此高的自殺率」。
「經濟不好就去自殺!」台北大學校長侯崇文也說,犯罪學談的是人類如何回到社會生存,人類努力去找機會、努力賺錢,沒有機會就去犯罪、選擇冒險,而有人就選擇自殺;他以去年自殺死亡達四千四百人的數據說,這簡直已破歷史紀錄。
侯崇文表示,整個問題主要來自中產階級式微,經濟不好,讓中產階級難以生存,而政府政策都採用補助的方式,有吵就有錢,卻不創造機會,因此很多人就被淘汰了。
貧富差距 增加階級仇恨
范國勇也認為,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影響就業機會,加上貧富差距拉大,反而增加階級間的仇恨,使得多數人投機心理增加,賭博、色情行業充斥,影響正常工作意願。
警大教授黃富源更以經濟學中的Gini(基尼係數)指數說明這幾年犯罪、自殺問題都與經濟狀況有關。他說,Gini指數愈大、貧富差距愈大,犯罪數量就愈高,例如財產犯罪的竊盜出現偷竊人孔蓋等,這些都是以往不太可能被竊的東西。
談到治安情勢,范國勇以警政署公布的全般刑案的犯罪率來看,並把民國八十九年至九十五年,與政黨輪替前七年做比較,明顯發現治安雖然都不好,但政黨輪替後還比以前差,其中以九十四年最為嚴重。他分析,這是因為九十三年總統大選發生三一九槍擊案,集會遊行多,社會一直處在動盪不安。
他表示,犯罪率與政治穩定同樣具有高度相關性,政局不穩,犯罪率自然攀升,而九十五年雖然出現下降,但與九十二年相比,九十五年還是偏高,與以往相比更是成長,所以治安並沒有變好,反而愈來愈壞。
侯崇文指出,國內近年來的犯罪趨勢朝向西化,例如,以前吸毒不多,現在愈來愈多,再犯比例和終身犯罪者也是一樣。特別是,與財產有關的暴力案件增加,經濟不好,擄人勒贖,以最快的方式取得錢財;然後是假身分、假帳號的詐欺犯罪增加,就連性侵害案件也增加。他表示,性侵害是心理層面的問題,社會變化太快,變態的也愈多。
預防犯罪 須從社會著手
范國勇則以搶奪案為例說,搶奪一直被視為是小案,但對象和嫌犯都是一般人、非職業犯罪,屬於機會性的臨時組合,一時缺錢,瞬間犯案,加上不容易被抓,事後追查困難,以致犯罪率升高,破案率下降。
竊盜一直是拚治安的重點,范國勇分析指出,九十五年開始,中南部陸續傳出民生竊盜案件,農夫的農具、馬達、水溝蓋被偷走,這些大多與吸毒者有關。嫌犯本身沒有經濟來源,他的錢隨時要,加上這些東西易取得,監控能力較差,所以普通竊盜案件上升;其中住宅竊案,因為監視器多,竊賊轉向民生竊盜著手。
「內政不搞好,治安就好不了。」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兼主任、所長鄭瑞隆認為,內政應優於外交,執政者宜多花心思在內政、社會方面,才能有效改善治安。的確,面對人民的不安,第一線的警察固然責無旁貸,但政府的角色更是關鍵。總不能像面對油價飆漲只會要人民少開車、民生物價上漲只會要人民節衣縮食;難道治安不好,政府也只會要求人民少出門、自求多福嗎?
改善治安固然千頭萬緒,但全看政府的決心與行動。政府是不是願意拿出推動入聯公投十分之一的力氣,從整個社會結構面來預防犯罪,研擬推動包括經濟、就業、教育、社會等各環節的配套措施,全民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