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fipper.
北約當然不會因為SU-35的出現就會造成空防的一個大洞,但是卻會因為他的出現優勢減小。
除非他是劃時代的武器,不然一出現就讓對方空防出現一個大洞呢?
Flank家族是定位在空優戰鬥機,進攻型。
而你提到本土防衛的SU-27,就因為把他放在防衛本土,所以定位成防禦型?
我想,你應該多了解一下俄羅斯的編制...他們有分空軍(進攻型)與本土防衛軍。
你不能因為SU-27用在本土防衛就認定他是防衛型好嗎?
Flanker設計出來搶奪空優的戰鬥機,與F-15同等級,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可以說出他是防衛用的機種。
只因為他被放在國土防衛就把他當做是防衛型?
那戰機的分類會複雜很多喔...一個機型可以要分為好幾種。
SU-33的話,你都可以把他歸類成艦隊防衛機種..Orz...
那F-18咧,你要怎麼歸類...~__~
另外,因為冷戰後的國防預算縮減,所以現在的飛機很多都走多功能以減少機種開發,你要詳細去細分他為攻擊機或空優戰鬥機其實還蠻難的。
另外,400km風險在哪可以說一下好嗎?
如果400km風險很大的話,那...叫台灣空軍換成F-5E好了。
|
我很懷疑這位LordVader是美國洛馬,波音或雷神的代表

只要講到俄羅斯貨就一文不值,只有西方文明世界的貨色才是真諦
那可否解釋一下為何台灣買的美製品問題一堆,脫靶連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