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除非前方戰機全遭敵方偵測,否則被偵測到的也能夠向其他小隊示警(壯烈犧牲的火球也是個警示∼)。
總有些倒楣的傢伙得當誘餌、但敵方也得顧慮貿然攻擊後可能遭後續支援反擊的情況。
但若按某些人說法預警機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一定被打下來,呵、也是,北約再怎麼無敵美國的F-117A還是摔了。
另外也不能排除安逸久了的北約E-3駕駛員突然聽到RWR大響當場嚇昏摔機的可能、
或者嚇呆了忘記調頭繼續往前飛的情況。戰場上總是充滿意外狀況。
引用:
|
作者SaSaYa
3.空優戰機的400公里搜索距離 跟預警機的400公里搜索距離下的搜索能量 完全是兩碼事
雷達的尺寸 耗電量 與 電腦處理雜波效能 差很遠
空優戰機不太可能仰賴自身雷達去幹搜索400公里這種蠢事
|
俄國佬聲稱能將4機MiG-31的Zaslon S-800透過資料鍊串聯達成AWACS的效果。
不過以空優戰機的滯空性、
除非是警急攔截不清楚敵人正確高度方位的情況下提昇搜尋範圍、
或者AWACS無法即時提供資料的情況下警急應變,終究不是正途。
SU-35BM的Irbis-E應當也具備如此能力。
但俄系戰機的人機操控性系統整合度在單座SU-35BM是否獲得大幅度改良、
可不在飛行員工作負擔過大的情況下進行操作、還是個問號。
花樣愈多的戰機、駕駛員負擔愈大。
更何況是駕駛匿蹤性欠佳的戰機、還得冒著敵暗我明的風險在高空充當AWACS,
完成索敵後要立即接戰、心理負擔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