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fipper.
挖靠...SaSaYa又變身軍事專家了...
可以請問一下嗎?
"不過預警機應該都在前方戰機機隊後方百公里外的空域 "
請問你的預警機搜索距離多遠阿....
那前方的飛機豈不是直接受到對方戰機、預警機直接抓到?
|
以E-3的能力,超地平線中高空掃瞄是500公里以上、低空目標300公里。
可透過Link-16由前方由前方戰機回報狀態。因此不需要跟著機隊打衝鋒。
另外的情況、E-3與前方機隊保持一定距離、能提供狀況給前方雷達關機的機群至最後一刻即可,
並不是非得緊跟著作戰機隊,開戰後E-3掉頭由前方機隊自行索敵接戰也是可行交戰方式之一
(若戰況不佳E-3這類沒反擊能力的當然第一個掉頭)。
被對方戰機、預警機先抓到的情況,北極熊的大面積欠缺逆蹤能力戰機遠比EF-2000/F-22吃虧的多。
更別說北極熊的飛機由出了機堡上滑行道就已經在美國佬偵察衛星的觀測中。
E-3承受的風險、對方(A-50)也一樣可能碰上,不至於出現了SU-35BM/KS-172便束手無策。
套用環球星島的論點、俄國佬一樣也得顧慮美國佬會不會藏一手(畢竟矛與盾的競爭可是停不下)。
在這之前還有MiG-31/R33的組合,北約也沒做出太大反應
(或者是甸甸搞、北極熊除了打車臣也沒啥能炫耀的愛嚷嚷就去嚷嚷、根本沒放眼裡)。
對於只玩過空戰奇兵就來三言兩語論空戰的、懶得引文∼
雷達能否找到雷達關機的戰機,若是由環球星島那篇而來的說法,也請看看前後文。
那篇的說法是作戰機群雷達開機增加遭受到偵測並被攻擊的機會。
若是如此EF2000等次世代戰機也具備由僚機傳送資訊的能力、並非全體都得開雷達,
雷達關機的僚機「相對降低」因雷達開機可能造成的形跡暴露。
不開雷達要攻擊沒開雷達的敵方僚機除非能進入IRST有效範圍、你雷達開機進行攻擊就不會被對方看到?
因此情況是相對、非絕對的,請看清楚前後文、好好想想戰術構想上是否過於偏頗?
戰場上敵人可不會一字一句跟你分析他們怎麼想怎麼幹。
對某些人三言兩語誤導文意的回應實在沒勁∼
那位朋友若對空戰有興趣、能否找一下A-50預警有效範圍資料?
真有興趣不會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