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zohar
為何超大量強勢採購可以抵銷成本上的差異呢?
不管多超大量的採購,單價有差,這個『超大量』越多價差一定會越多
A廠電容品質好,勢必成本高;B廠品質差,成本就比較低。兩廠的底線就會不同
超大量採購下,假設A廠壓到一顆電容只要1塊錢,B廠一定可以比A廠便宜,假設是0.99元好了
那一億顆電容就差了一百萬元,兩億顆電容就差兩百萬元。請恕小弟愚昧,想不出如何抵消成本差異
但ASUS還是選擇了較高品質的日系(甚至是固態)電容,小弟認為是有幾點原因:
1.CostDown也不能太明目張膽,改從其它不顯眼的地方著手
2.以前的爆爆樂確實有讓他們皮巴緊了一些
3.現在是否是固態電容成為選購要點,改用固態電容銷售量會提升
|
成本價差不是這麼算的。量產的量能能增加,就可以進一步壓低製造成本(材料成本固定,其他是可動變因),如果確定有超大的單可以提昇產量的話,自然能夠把成本進一步壓低。
(這也是為什麼台廠要爭先恐後地在出貨價貼近製造成本為前提下,還願意幫擁有超大單,強勢採購的OEM大客戶進行產品代工的原因。)
另外,品質好=/=代表成本一定要比較高
製造上成本最高的不是材料費,是研發經費跟流程的掌控與調整。
以上只是很粗略的簡介,有空看看相關的書籍應該能排除你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