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ndy1106
*停權中*
 
andy1106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466
這幾天看了前面幾篇 lkh0624 精闢的文章讓人受益良多,只能用讚嘆來形容…
在下也來講講前面幾位版上老朋友討論的「投不同球種到底會不會相互影響」來說一下個人的淺見

記得…八月時,敝人曾經在這一篇 《淺談》投手如何控球? 提及

是的,不同球路之間投球過程都不會相同,但會不會因此搞混?
其實是不會的。還是能分辨的出來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要投哪種球,那種球的放球點就要固定,球才能控制得宜

好的投手與不好的投手都會失投,差別在於失投球的多跟寡而已。

註:原本儲放圖片的空間已經將圖移除了,若有人覺得在下野人獻曝的文章有值得一看之處
請移駕到 andy1106 部落格,不過裡頭就這麼一篇存放資料用而已(圖還需要按小圖變大圖)

小王的滑球原本是屬於溜(遠離右打者)的滑球,平移大於下墜,且較早產生變化
若要評等的話算是水平之下
經過今年春訓調整過後才總算有個平水準的滑球

不過小王在投這個新生的滑球時,投滑球的放球點比原本在投直球的放球點,約略低了一顆球的高度
在看比賽時很難察覺這個微小的變化,若有錄影的朋友可以利用停時(格)觀察一下
我猜測是今年增加了滑球的旋轉力導致
正常∼滑球放球點只會略早一點將球做旋轉,角度(高低)則應該是一樣的,不應該與直球不同

在同一篇 《淺談》投手如何控球? 底下,不才也提到

所以投手都會「盡量」讓自己的其他球種投的跟快速直球一樣,來保護放球點

放球點的保護及固定是投手一門重要的課題

最近小王幾場控球失常的比賽都有發現投完滑球,再緊接著投直球時,直球的放球點卻跟前一顆的滑球
是一樣的(也就是比原本直球放球點還要低約一顆球的高度)
這樣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若是從捕手的角度來看就是俗稱"肩膀開掉了"(因為肩部也會略低),配右打者外角,球卻跑到內角來了

這個毛病投手多少都會有,尤其是比賽到後段肩部感到疲憊後
版上朋友有投球的就知道,累的時候右(左)投手容易往右(左)打者身上招呼過去

放球點若跑掉的話是有一些地方可以觀察得出來的
通常來講(當然每人條件不同而有例外)
高壓投法的投手對高低應該有較好的控制力,若高低失準了就是放球點跑了
側投一般來說則是左右
3/4 投法大抵就是捕手要外角低卻跑到內角高的位置來,這種位差更大的跑法
整個左右及高低都跑掉了

總之,我感覺今年放球點確實是跑掉了
雖還不能算是投不同球種而弄混了投球的感覺
畢竟沒有投快速伸卡卻變成一顆滑球
但依照小王的情形來說,也不能說完全不無關聯
算是投手基本功課出了點問題

另外由於今年滑球的成效,原本前二年只在二好球後才應用的引誘型滑球
現在也成為了搶好球數武器之一,常在前二球就配滑球
但小王滑球的控球力還是需要加強的,往往一開始就因此球數落後,而關鍵好球投不出來
保送了打者上去了,還被狙擊一棒擊沈
這算是配球模式的改變而產生的影響,捕手似乎太過信任小王滑球的控制力了(導致球數的落後)

畢竟要有控球才談的上配球

不少名投都是沒有銳利的球種,但因為有精準的控球,智慧的配球,及過人的抗壓力,而仍能成為名投的

快速伸卡球威力不如以往也是一個原因,雖然今年一樣有 19 勝,比賽過程有時卻『抖』的多了
季後賽第一場時不知是否賽前調整練過了頭,感覺是看小王比賽以來快速伸卡球威力最弱的一場

就希望小王放寒假時能找出缺點,維持優點,明年再加油重新出發囉
舊 2007-10-12, 07:52 PM #20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1106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