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ald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0
Smile

引用:
作者Akiko
作者:偷腥貓 日期:2007/10/07 時間:11:02
內文:

一、基金是新手最好的投資工具。
基金是所有投資工具中手續費最貴的,投資人本身就要付給投顧公司每年固定的經理費,如果拚資人本身是由銀行通路來代辦的話,更需付給銀行手續費,在基金贖回還得付給銀行保管費,以經理費1.6%+手續費3%+保管費0.2%來看,每年投資人光花在基金的成本就高達4.6%以上,而這筆錢如果轉存在銀行的話,以台灣來說,至少還有2%,投資成本4.6%+機會成本2%=6.6%,而大多數的基金公司每年的績效絕達不到7%以上,換句話說,基金的操作績效大多移轉了銀行通路賺走,由銀行去享受無本的財富,而成敗卻得由投資人買單。
二、銀行通路所推薦基金,是由理專精心挑選出來。
銀行通路所推的基金,基本上在喜好偷腥的貓兒的眼中只有兩種,一種就是好賣,另一種就是好賺,所謂的好賣跟好賺,就是熱門跟手續費賺的多。日本基金好賣就狂推日本基金,東南亞好賣就狂推東南亞基金,中國基金好賣,法令不允淮,就繞法令去開香港分行戶頭。卻一點也不說明風險,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掃倒一堆基金公司,也震垮一堆投資人。只聽到投資人哀嚎遍野,卻從未聽到有哪個投資人有因為理專或銀行的提醒,因而全身而退的。
三、基金到了一定報酬率時,最好贖回,落袋為安,好操作別支基金。
在貓兒的眼中,這除了讓銀行通路肥了手續費,沒有別的作用。操作良好的基金,只要經理人不變,大環境沒有改變,在找不到更好的投資標的時,為何要把績優生退學,再找個不熟悉的學生,去參加金錢的聯考。如果說找到了像巴菲特或彼得。林區這樣經理人所管理的基金,只因為績效太好,所以投資人開除了基金經理人,要再去找別的基金經理人代操,這只能無言以對。

以上由偷腥貓主編,若要轉用,請注明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carloslie.tw)


這位偷腥貓怎覺得他....沒買過基金的感覺啊???
<針對第一點:>
偷腥貓說基金成本就4.6%, 如果是這樣, 我就不會去買了..我買的經驗是這樣啦, 我都買國外的基金, 國外基金手續費幾乎都是收3%(國內基金手續費更低), 銀行都會打折,我的銀行是打6折,但是不用收保管費0.2%(但華南手續費打5折, 第2年開始收0.2%保管費), 所以我的成本是每年 3%*0.6=1.8%... 故我的基金績效只要超過1.8%就是賺...
<針對第二點:>
不清楚, 因為我的資產門檻不夠格, 沒資格讓理專幫我服務! 所以我都是自己做功課買基金.
<針對第三點:>
沒有人敢說一支基金能夠百年不倒, 獲利達到你的目標後, 可以落袋為安...


用個簡單的概念跟大家分享(前提是選到好基金為背景+定期定額):
買基金有2種變化, 不是漲就是跌,
如果買一檔基金淨值能一直成長真的是樂見其成, 到達某獲利後, 就贖回落袋為安.
但是如果很衰, 買到跌的基金怎辦, 不用怕(剛剛講的前提是選到好基金)
就是繼續扣款.. 以下是簡單的數學Show給大家分享,

扣款次數 扣款 淨值 購得單位
1 5000 100 50
2 5000 50 100
3 5000 25 200
4 5000 50 100
-----------------------------------------
如果以第4次來結算的話,我共投入5K*4=20000元
以第4次的淨值50*(All購得單位450)=22500元

報酬率 (22500-20000)/20000*100%=12.5%
顯而易見的發現,扣掉我手續費1.8%..還是賺10%以上

如果一家股票從淨值100腰斬再腰斬到25塊, 我想撐的住的應該沒幾位啦!
但是如果是一檔好基金的話, 淨值一定會回來的,以上面的例子而言,
100圓腰斬再腰斬到25塊後, 我還是持續扣款, 淨值只要回到50塊,
我還是賺錢耶!!!!

我周圍的朋友, 這2年來 , 都在基金有賺到錢(定期定額+單筆投資)
而我在8月股災我的基金從+20%到-10%, 我就加碼..
現在回到比我股災錢賺更多.......

但是投資必然有風險... 還是警慎而為....
不過多頭好像從2002走到現在2007年了....
走了5年有了吧!!!!

以上是跟大家分享經驗
     
      
舊 2007-10-07, 04:33 P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al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