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熊觀影日記:2007.10.06(六)再探(看)【色,戒Lust Caution】
電影是昨晚大颱風天風雨交加之際,又看了一次的。沒有初觀時那種被嚇到(很像小時候不小心瞥見父母行房的狀況)、腦袋亂轟轟的感覺。也許是連看三場費里尼的加持下,心裡沉靜的可以,又或許已有心裡準備,這次還邊看邊寫筆記,心裡踏實的多,多了一份觀察細品的餘裕,更看得出梁朝偉與湯唯,還有一班優秀演員(還有其他部門)在李安帶頭之下,合作了這麼齣值得再看幾次的好片。
先講自己在亞虎電影版影評寫的錯誤--易先生辦公室裡國父像底下寫的是「自由、平等、博愛」,不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汗),請原諒我第一次看到沒喘氣又沒寫筆記。而且我要更正我給的分數,再加四分變95分,呵呵!
【色,戒】真好看!尤其這次我特別再次整個注意湯唯與梁朝偉,演出床戲的困難度也就罷了,兩人的對手戲,其實都一次次的透露出很多訊息…一群話劇社的人決定要幹掉易先的時候,王佳芝是最後一個加入的,放上去的手及眼神是充滿著熱情愛國情操的,最後要槍斃前與鄺裕民及同學對望,卻再也沒有任何希望的感覺!而真正犧牲最大的也是她,還有那到最後一起死的五個同學。
有人提到有次王佳芝打麻將的場景裡,她的手似乎摸著肚子,暗示也許她已懷了易先生孩子,這我倒是沒細想,如果易先生真發現他有了孩子,大概會八點檔個沒完沒了吧!
這是李安的戲會讓人一直想又想很多的地方吧!
裡面隨便提一段都是可以聊個半天的情節,環環相扣,從一開始在咖啡廳的戲開始,一直到最後約易先生拿戒指準備動手的鏡頭,整整過了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已經是前後三年,更讓人看到王佳芝那種心境轉折的糾葛與滄海桑田。
幾乎是讓人找不到浪費的鏡頭與多餘的敘述,這是李安一貫自己剪接的功力,大概也只有他清楚他要什麼?唯一可挑剔的大概只有幾個大遠景:香港的、上海租界地,用CG的部份,還是讓學美工的我看出些生硬感,不過,在兩岸三地某方面來說,好萊塢的支援還是達到了漂亮的演出,反正導演重點也不在那些風景,讓你知道在那也夠了!
那個易先生請王佳芝拿信封去找卡哈利•撒•宥丁的橋段,李安把他處理成讓國民黨特務還有觀眾捏把冷汗的段落,事後想想讓我一邊啞然失笑,一邊也笑李安開玩笑的功力。這次我還注意到特務頭子老吳燒了王佳芝寫給在英國父親的信,還有最後應該可以動手了,還要王再從易那邊再挖出些情資的貪婪,再加上一開始見面老吳立刻給了王一顆應是氰化物之類,情報人員任務失敗之後,常用來自殺的藥丸,所以早早他們早就準備犧牲掉王佳芝來個玉石俱焚,不把她當成人來用。
這讓我想起有那麼點眉目可以更進一步接近易先生時,王與梁潤生“練習”多次的純****,比起黨國機器,比起那些頭頭的冷血,梁的一聲:「你今天好像有點反應」發自內心的關心。連易先生親自簽了名的執法公文,最後一人默然獨坐床前,臉色發白的淒涼模樣,叫前來探視的易太太都感覺到不對勁,他也只敢說:「沒事!沒事!你先去樓下打牌。」誰知道易先生內心又多少的起伏!也許老吳要為妻兒報仇的心,強烈到不擇手段,或少了應有的冷靜,這也正是導演悄悄透露些他對政治的批評,還是他對人性的寬容,這也是有人說王佳芝背棄信念叛國出賣朋友伙伴,我也想為她辯護的心情了。如果換個場景時代王與易其實也不一定就花發展出那種畸形的愛。
所以第二次我看到更多的是李安把整個時代的悲哀集中到了王與易的角色裡,像他們在床上的遊戲一般,又像是政治現實的投射,不論是第一次SM的霸王硬上弓,或是第二次的兩情相悅,第三段床戲王佳芝似乎完全取得易先生的信任,兩個人一起看向床邊,易先生褪下的衣褲裡,冒出頭的一把槍特寫,王用枕頭乾脆矇住易先生(多的是那種不安全感,而非王就應該立刻應拔槍斃了易這般容易),大家一定也還記得最早接觸時,王找易看電影,易說他怕黑的那一段話!這就是李安不厭其煩細膩推演兩人關係的厲害,一步步的從雨中碰撞、打牌的故意留下電話,放炮給王佳芝贏牌,還是易也故意吃了綠豆糕,彎下身子看了王手寫的電話號碼,到後來跟著看西裝餐廳吃飯聊天…,他一路細心還送到香港王的家門口,這是易先生亦有情,非只是慾也包含無邊的互相刺探…。(未完…)
以上,祝大家觀影愉快!(欲轉載者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