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jhuang.tw
討論一下無仿..
被吐吵也無所謂,動動腦比較不會老年癡呆..
我覺得是觀察的時間點問題,
我是從20年前,大學每年錄取3萬人的時代觀察.估計全台灣大學生人數也就13萬人.
而現今大學生人數已經成長到132萬人,人數足足成長的10倍.
如果在的人100%可以念大學,在我的年代,大約只有不到10%可以念大學.
以當年10%的人數來算的確大學生是太少了...
以當年開始慢慢增加大學生的人數,政策我認為是沒錯的.
|
nzcym講啥300精兵論, 頭殼壞掉了嗎?
也不想想300精兵是怎麼死的, 是後方資援度調動太慢.
(雖然電影裡是因為被人發現羊道, 但現實來說人是會被消耗掉的, 體力, 精神...)
再厲害生產力也會被龐大的人口瓜分掉.
再說了, 你願意上繳55%的收入養其餘不事生產的族群嗎?
好好工作的人越少, 有在工作的人就需要繳更多稅來養活其他人.
懂了?
JJ兄的才是完美回應
把用意跟理由都點明了, 的確也有講到重點.
可現實中這個方式就是失敗了, 我個人覺得是速度的問題.
高學歷推廣得太快, 配合上非常天才的教改, 失敗中的失敗.
我上篇回說大錯特錯, 哪是針對您上篇的內容.
如今你提出的觀點, 其實很有道理, 也並非不可行.
咳咳, 可惜執行的不好, 原因大家都曉得.
-------------------------------------------------
其實我並不會太高估嚴謹學歷的負面影響.
是認為那樣可以幫助勞工雙方了解彼此的價值.
因而容易找到搭配能力的工作.
對於雙方來說, 花時間金錢與精力來找工作也是一種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