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hockwave
其實也可以這樣看....
1.為什麼只有Gigabyte的沒過?
2.目前看到的報告只有那幾張圖表,不知道啥環境之下?
3.黑函也不排除造假的可能,Gigabyte本身也有送QuieTek檢測,報告也有公開, 如果屬實,那QT不就砸自己招牌?另外台灣ETC真的有做這份報告嗎?
也或許送測的那張被動過手腳,也或許是張瑕疵品,
疑慮沒消除前,先行下架應該是正常現象,個人覺得不必反應過度
Gigabyte送測報告 轉自Hkepc ( http://intra.hkepc.org/Press%20Only...R-074L025_F.PDF)
PS:沒有筆戰意思,純粹個人感覺~ 
|
彼此彼此,我也沒有筆戰的意思,大家就目前看得懂得部份進行討論總是好的。如同之前華碩被技嘉發黑函時我也有跳出來參加討論一樣。
1. 老實說,我也很納悶...。我認知的技嘉(之前跟他們法務曾在度拜有過一面之緣)應該是做事非常謹慎,最少在法令遵守上是非常龜毛的公司,會有這種情況老實說真的感覺有點詭異...不知道當年的法務還在不在技嘉任職。(嗯)
不過同一顆機殼下只有技嘉不過這點,除非技嘉板子的品質參次不齊,同一張板子有些可以過,有些不能過,或是他們抓的margin太少,不然會發生兩間專業實驗室提出兩份完全不同的測試報告的可能性實在頗低。
2. 正常來講,媒體報導訊息本來就不太可能把整份參考文件貼出,更甭提轉貼跟轉轉貼的人或媒體了。也許寫信去問一開始跑獨家的媒體會是個好方法?(老實說,我也滿想去問問的說,畢竟這個討論串看下來,好像我提的疑點比誰都還多)
3. ETC是否有做過報告這點,在技嘉的公開回應裡就有提到過他們有跟ETC確認,且證實ETC真的有做過這份報告了(詳情可以詢問故狗大神)。至於瑕疵品的可能性的確是有,但要確定這是否是全面性的瑕疵事件(是否有必要全球大回收)還是個未知數(畢竟驗EMI費用不低,要技嘉以外的單位一張張驗,確定過與不過的比例可能性應該是趨近零。),不過單純就在EMI不過便不能販售的國家下架,其他無所謂的國家繼續賣這點來看,個人覺得這個下架動作的動機看起來不是很單純就是了。
底下個網站上有貼ETC跟技嘉提供那份QT的報告書,s兄有興趣也可以參考看看(我點了好幾次都開不出檔案就是了):
http://www.theinquirer.net/gb/inqui...-saga-contin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