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SoftPig
這兩段不就是大濕的主要論述嗎?怎麼又變了?

前面foxtm不是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嗎?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重點在熵。十九世紀時的定義的確是能量由高溫往低溫移動,巨觀現象也的確是如此,從來沒人否認過,但1879年後提出的定律也明白指出,在isolated system中,只要物體高於絕對零度,就會有黑體輻射產生,並詳細描述高低溫分子吸收及放出輻射熱之後表現出的微觀現象。還有,吃飯的例子來描述第二定律真的不適合,可不可以換個比較貼近定律的例子啊?

說真的,其實我現在主要是上來看這串討論會有多搞笑,還真的沒讓我失望到。

您覺得討論船隻內燃機艙的溫度是應該套用十九世紀的巨觀描述還是二十世紀微觀原子分子層面的微小變化? 您覺得地表上 STP 狀態下發生的船艙熱傳導現象應該套用幾乎是理想低溫低壓狀態的稀薄星際氣體溫度不均勻分布來解釋嗎?

您到現在還覺得 [見樹不見林] 這句評語失之偏頗嗎?
 
舊 2007-09-28, 11:44 AM #9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