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引用:
作者疾病管制局 庫賈氏病通報指引手冊
綜合以上,庫賈氏病與新類型庫賈氏病自然病程之比較,表列如下:
庫賈氏病
發行率:1/100萬人每年
原因:散發型、遺傳型、醫源型
發生年齡:平均65歲
臨床病程:快速痴呆、肌躍、約4個月死亡
腦波:典型短間隔之陣發性棘波
核 磁 共 振:基底核在T2、DWI有高密度影像
腦脊髓液:出現14 – 3 – 3蛋白,可測得prion蛋白
腦解剖:皮質層有空泡化
新類型庫賈氏病
發行率:尚不清楚
原因:可能與狂牛症有關
發生年齡:平均29歲
臨床病程:憂鬱、快速痴呆、少肌躍、多不平衡與不協調、約14個月死亡
腦波:無典型短間隔之陣發性棘波
核磁共振:Pulvinar症候:在T2於腦後方pulvinar處有高密度影像
腦脊髓液:不詳
腦解剖:有多樣化斑塊(florid plaque)海綿樣變化
稍微做個說明
腦解剖:皮質層有空泡化
腦解剖:有多樣化斑塊(florid plaque)海綿樣變化
這個要在100倍以上的顯微鏡才看的到,不是菜刀切下去就能清楚,疾病管制局通報指引手冊是給醫生看的,有些東西不會做詳細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