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可以"電很多人"的大哥不知道龜縮到哪去了

卻引出nzcym大來,長久以來一直感覺nzcym知識蠻豐富的
講的簡單一些,Ivy Mike是使用氘氚做為原料,為了提高能量密度增加爆炸威力,要將氘氚維持在液態的狀態,固需要大型液態氮冷卻設備,體積龐大而笨重,無實戰價值,故只能稱做核融合"裝置"而不是真正的武器.當時稱為濕式氫彈.
後來Castle Bravo時研發出以氘化鋰為原料的乾式氫彈,因為氘化鋰為固態,不需冷卻裝置,體積重量大為縮小.可以飛機搬運投擲.
關於第二個問題除了改變點火時序以外,另外的方式就是
在氫彈中的特定部位預先裝置特殊設計的傳統炸藥,在啟動核反應的瞬間先引爆炸藥使其部份原料飛出,使其不參與反應.
題外話,其實美軍這次疏失,個人倒是認為安全方面的立即危害沒這麼嚴重,就算飛機掉下來也不會怎樣.曾經在1960年代有架B-52載了四顆兩百萬噸TNT當量的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