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超頻根本就是跑某些運算不會過的,只是平常都處於低負載而且也沒有跑過這些運算,偶而幾次重開機/當機當事人不以為意。
一片wafer上可能只有幾個區域的比較能夠有高時脈,那其他低時脈的怎辦?丟掉?何況TDP也是考量的重點,Intel內部絕對會做很審慎的估算。另外之前P4給人的刻板印象是高時脈低效能。現在推出低時脈的產品不僅技術面上難度低,行銷面上也有益處。一舉打破Intel的高廢熱大噪音的問題。也攻破對手的所謂省電高效能之類的說法。
何況Intel產品線很齊全阿,從E2系列的到E4到E6,時脈橫跨1.4G,從3G到1.6G產品線都有。還有雙核四核。如果起跳就定在2.4G不僅只剩下600MHz的區隔空間,區隔不僅不明顯,定價方面想必也難以區隔。
何況這樣的話萬一有那種基本2.4跑不到的U就通通要作廢處理了。另外對手同售價的同級產品只有2G來說,2.4G打2G也會被說成欺負小孩。在core架構明明有優勢之下何必要這樣處理?
還有重要的一點,現在是M型的消費型態,把產品線區隔拉開,高階產品不易降價,低階市場也能搶佔,這樣是很明智的手段。現在主機板都是這樣的狀態,出的一大糊塗,價格是飆的一大糊塗,比CPU還貴
Intel再怎麼說也是企業,企業是以獲利為目的,2G可以賣us 50就沒必要弄2.4G還賣us 50。何況超頻也是不受到官方認可的行為

這點很重要,超頻的不能拿來當成基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