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onyleo_2nd
*停權中*
 
tonyleo_2n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PCDVD半獸人巢穴
文章: 287
華流來了!日本人對張版金庸劇的評論

在華語視界爭議很大好評和惡評一樣多的的張版金庸劇,在日本獲得了一些不錯的評價和一些粉絲。日本人對自己的古裝劇相比給了很低的評價,也許可以反著理解就是華語界的現代劇特別是偶像劇為啥不好看,也許就因為我們大把大把的錢最好的資源都投入到包括武俠在內的古裝戲裡去了,畢竟古裝的市場實在是太大。現在每年的收視靠前的幾個大戲,幾乎都逃不掉被古裝歷史劇、武俠劇專美的局面。

PS:很快張紀中版的《三國》就要拍完了,KOEI要不要來個張劇真人版的《真三國無雙6》..


——————以下為轉帖內容————————
(轉帖自http://purpleshe.blog.sohu.com/56813373.html)

從金庸武俠劇風靡日本說起

對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劇在日本熱播這件事,我也是今年上半年才知道的。我也問了一些我周圍的同學、朋友,他們完全不知。仔細查資料才知,原來日本的某個收費頻道已經引進張紀中版的好幾部金庸武俠劇了,包括《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雕俠侶》等。這些飽受國內批評的劇目在日本卻引起了熱烈反響。一些中國網友居然說這是日本人審美有問題,還有的中國網友更是對他們到底能不能看懂產生了懷疑。那讓我們首先看看日本網友的評論吧。

金庸武俠劇的看點,我們先簡單分為兩點:一是本身的故事情節、武俠世界的魅力內涵,這當然是金庸先生的功勞;另外就是整體的電視化的包裝,包括演員表演、動作場面、特技效果等整體的大製作,這當然就是電視劇製作方的功勞了。那麼對於金庸先生本身,日本觀眾是什麼的認識呢?一位日本網友的非常精道與坦誠的概括讓我很震撼。

「金庸先生的魅力,巧妙來說的話就是保留著中國古代美好的部分。曾經聽說,先生說過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遍的話,他想去學歷史。從先生的著作,我們這些異國人也能感受到中國歷史的氣息。 我想從先生的著作中能感受到比歷史家更強的歷史感這真是千古的偉業。 日本的武士道,或者忍者社會,都要服從於對主公的忠誠心,是扼殺了個人的愛情和感情的社會,日本的古裝劇也有著這樣無情的音韻。因此日本人也像奧賽羅的馬駒一樣,從上層到民眾都有這樣的氣質。然而,從金庸先生的著作我能感受到的中國人的感覺是,比起主君什麼的,熱烈相信的是自己的感情,用一般手段是不行的社會。中國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堅韌也深入理解了。我想先生是現代中國的一流文人,是個熱愛祖國的大作家。遺憾的是,我國已經沒有像這樣的國民作家了。我不得不對能擁有像金庸這樣的大家的鄰國的國民感到羨慕和嫉妒。」

我們都是深受金庸影響的一代,即使沒有完全讀過金庸先生的原著,各種版本的金庸劇早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國的熒屏上有一半是武俠劇的天下,而在這些武俠劇中,又有一多半是金庸劇的天下。我們的民族情感、我們的生活態度、我們的審美、我們的價值觀都能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中找到。原因就是金老的武俠世界是一個建立在中國歷史大背景下的世界,我們的根在那個世界,我們來自那個世界。日本網友說金老的作品「保留著中國古代美好的部分」說得很有理。

再從電視劇的製作上說,張紀中系列的武俠劇在日本飽受好評:

「中國製作出這樣的作品讓人感到吃驚。NHK完全比不上。還有民營電視台也老放些沒品的東西。NHK輸了。確實值得推薦。」

「一到播放<射鵰>>的日子,NHK大河之類的電視劇就變得都不想看了。好看的程度不一樣啊。」(每星期五播放<射鵰>>的日子,日本人把那天稱為金庸日。)

「《射鵰》裡面出場的女人都非常漂亮啊,真有了眼福啊。」

「從開場就覺得很好看,外景拍攝的極好,蒙古草原上很多的駿馬奔馳,景色遼闊壯美,馬的數量也真多啊。並且動作場景也非常棒。映像極好,我想即使電影也不一定能像這部電視劇一樣做到迫力十足。 」

「外景拍攝地具體在哪裡我不清楚,但感覺上非常雄壯遼闊。中國真是一個由很大的大陸組成的國家。 」

「天龍官方網站宣稱,「天龍八部」=「冬季戀歌」+「七龍珠」+「黑客帝國」。」

「 這幾天看租來的DVD,一直粘在電視機旁!以前已經熱鬧過好幾次了,得到了中國武俠小說的影像化作品《神雕俠侶》開始出租的情報!世間都在談論勇大人(裴勇俊)呀大人的,對於我來說比起韓流還是華流!這個神雕俠侶是以前NECO頻道播出的射鵰英雄轉的後編。描寫的是當時的主人公郭靖和黃蓉已經結婚,郭靖的義兄弟楊康的兒子楊過從不走運的少年時代直到成為救國英雄的壯大的武俠&愛情故事!演楊過的黃曉明非常的酷!我的家人都迷上了看武俠電視劇,好像一共是11卷,現在能借到的只有3卷。想快點接著看!!不過讀過原作的話就能更明白故事情節。有興趣的人請一定要看前作《射鵰英雄轉》啊!會迷上的哦……」

看看這一段段的評論,就知道日本網友對金庸劇的喜愛程度了。在國內,我們對張紀中版的金庸劇爭議極大,那是因為我們有了原著和其他版本的金庸劇先入為主,在日本沒有什麼其他版本的紛爭,加上張紀中版的確實是製作最為大氣的,技術也是最為先進的,對於一直追逐先進的日本來說,當然很是歡迎。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的韓劇迷似乎老是在抱怨我們播的韓劇少,日本的武俠迷也在抱怨他們本國主流電視台播的武俠劇少,他們也通過各種渠道買音像製品。有個日本網友說他的《神雕俠侶》DVD是亞馬遜郵購的,真的嚇了一跳。

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文化現象,我們整日看著韓劇,看著好萊塢大片,聽著歐美歌曲,同時還大聲斥責我們的電視劇不行、電影不行、音樂不行。這種現象也在日本上演。原來各國對各國的本土文化也有膩了的時候,需要新鮮的、國外的東西來調劑一下。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是支持「文化開放政策」的。各國的文化都有其長處與精華,隨著物質文明的發達,我們對精神文明提出更高的需求,僅僅是本土文化,根本滿足不了大眾的胃口。我們需要在精神層面走出去,認識世界,再從世界的角度思考我們本身。

對比中國、韓國和日本,我們不難發現,現在文化最開放的國家是日本,其次是中國,最次是韓國。日本的文化開放與其的經濟發達相對應,無論是歐美文化,中華文化或是韓國文化,在日本都能找到一個完整的文化傳播體系。像是中華文化,日本就有華流網站、華流雜誌、也有專門的華流電影院等。女子十二樂坊早期在日本的巡迴演出,還有近日正在日演出的《少林寺傳說》的武術表演團體,都很受歡迎。大家不要單單看這是演出,這些大規模的演出都是要得到相應政府部門的支持,沒有批文類的東東是不能隨意演出的,日本政府在這方面的開放都值得稱讚。

再來看看我們中國,雖然我們的社會意識形態與世界主流社會意識形態有衝突,可是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現在很開放,我們的經濟騰飛讓我們在世界經濟體系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本身也在越來越融入世界。雖然我們仍有很多的限制,但是在我們的現階段這些限制還算合理。

最令人不解的是韓國。韓國的文化限制登峰造極。黃金時段不播國外的電視劇,國外的藝人不能在三家以上電視台露面,還有一場音樂會不能有兩個以上的外籍藝人表演等等。我們的電視劇幾乎進不了韓國,據說《還珠格格》當年在韓國電視台黃金強檔熱播了一段,引起了有關人員的恐慌,於是馬上改成夜間播出,以後就再也難以發現中國電視劇的蹤影了。韓國如此保護本土文化當然在短時間裡有好處,他們現在靠出口文化產品贏得不少利潤。但是現在日本的「韓流」已在消退,中國的「韓流」也不再火熱,韓國這個彈丸之地,幾千萬人口,以後光靠國內市場恐怕不行吧,況且本國人民也會再上升精神需要啊。總的來說,我覺得中日韓這三國都挺大民族主義的,但韓國尤甚。從韓國的文化政策就能感覺得到。

我們不應該怕開放後被同化,丟了根什麼的。香港是我國最最文化開放的地區,可是我們看如今的香港人不僅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而且在各種各樣的文化影響下,更加強了自己的民族認同感。沒錯,只有在一個開放自由的文化環境下,我們才會吸取別人的好,發現自己的好,公平競爭,讓本土文化在競爭中繁榮下去。

附:神雕俠侶日本宣傳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l1DpSCfAws/
     
      
舊 2007-09-05, 02:37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nyleo_2nd離線中